在第三屆公司法務年會上,海爾智慧財産權副總監周林從智慧財産權的本質、智慧財産權法律體系的理解、智慧財産權工作的定位、範圍以及目前所面臨的形勢等方面,作了全新的解讀。
周林認為,中國的企業處理智慧財産權問題時,應該要知道利益訴求在哪,如何以一種適當的形式錶現出來。
關於對智慧財産權法律體系的理解,一般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公平正義的化身,一旦觸犯,可能就違反了公平正義的一些原則。
周林認為,智慧財産權規則從建立到在國際範圍內推廣,帶有非常明確的利益導向的意味。現在全球的智慧財産權體系是由發達國家企業主導的一個稅收增延體系,是帶有明確的利益導向的。
“當我們面臨這些企業指控的時候,應該積極從源頭上,從技術的體系尋找解決的辦法。”周林説。
關於企業的智慧財産權工作定位問題,周林認為,智慧財産權工作絕不僅僅是做了一個什麼檢索,申請了一個什麼專利,打了多少次官司。
他認為,法律工作人員要以一個企業家的思維、從獲得投資回報率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
關於智慧財産權工作的範圍,周林表示,作為一個企業的智慧財産權管理人員,工作範圍肯定不僅僅只是做專利申請、專利保護、專利創造,有很多工作是在智慧財産權工作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協調技術的資源,協調商務的資源,協調投資的資源。
“我們所面臨的形勢儘管看起來一片大好,但是,當我們審視環境的時候,會發現無論是制度、法律體系,還是與之相支援的金融或者投資體系,與發達國家相比都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同時,在國內無論是做企業經營還是做智慧財産權運營的人,都沒有充分挖掘和發揮智慧財産權的價值。”周林説。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