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形成兩三家符合國際規則、有效運營的資本管理公司;80%的國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産業。
證券時報記者 楊麗花
經過10個月的醞釀,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終於落地。昨日,上海公佈《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20條改革舉措。為配合國資國企改革,上海市還制定了包括完善分類監管、培育跨國企業、完善空轉土地管理、完善工資總額管理等若干配套實施意見或辦法,預計一個月內將陸續印發。
本輪上海國資改革的目標是,經過3~5年推進,建成統籌協調分類監管的國資監管體系,形成適應現代城市發展要求的國資佈局,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打造符合市場經濟運作規律的公眾公司,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力爭形成2~3家符合國際規則、有效運營的資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佈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跨國集團;8~10家全國佈局、海外發展、整體實力領先的企業集團和一批技術領先、品牌知名、引領産業升級的專精特新企業。
此次上海國資改革方案特別提到,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革,實現整體上市或者核心業務資産上市。在運營層面,利用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企業整體上市、核心業務資産上市或引進戰略投資者,成為公眾公司,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機制市場化。
今後上海國資還將統一管理,分類監管。所謂“統一管理”是指國有資本統一監管,公開運作,“分類監管”是指將上海國有企業分為競爭類、功能類、公共服務類進行監管,同時放活企業。
《意見》要求將國資委系統80%的國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産業。企業集團控制管理層級,加強對三級次以下企業的管控。
《意見》提出,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到2020年不低於30%。上海國資首次明確國有資産收益使用方向,即原則上按産業調整、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社會保障各三分之一的安排支出,建立國資收益資金使用評價制度。
為配合此次國資國企改革,上海市昨日配套發佈了《市委組織部、市國資黨委關於市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制管理辦法》,企業領導人主要針對的是董事長、總經理,根據企業功能定位,企業領導人員的職責也有不同,不過沒有完成目標都面臨“下課”風險。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