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我國每人平均儲蓄超3萬 錢不多不敢隨便花

2013-09-16 11: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鉅額居民儲蓄折射社保不健全

  原標題:住房教育醫療都漲價 百姓對未來心裏沒底

  鉅額居民儲蓄折射社保不健全

  中國人往銀行存錢已創造出幾個世界之“最”。央行最新數據顯示:到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餘額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位於歷史最高位,已成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每人平均居民儲蓄超過3萬元,是每人平均儲蓄最多的國家;居民儲蓄率超過50%,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專家指出,過高儲蓄率並非好事,暴露出消費低迷,內需乏力等經濟問題。同時也説明百姓對未來缺乏安全感,寄希望於增加儲蓄防範風險的心理。政府未來應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加大財政投入,減少居民預防性存款。

  【錢不多才不敢隨便花】

  我國居民儲蓄過去10年來呈直線上升。據統計,2003年9月、2008年8月、2010年12月和2013年1月分別突破10萬億元、20萬億元、30萬億元和40萬億元大關,且每突破一個10萬億元大關所用時間不斷縮短。

  住房、教育、醫療都漲價,未來收入增長卻沒底。與儲蓄持續上漲形成對比的是,居民消費率卻下跌到35%的低谷。大家有錢不敢花,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對未來缺乏安全感而促使預防性儲蓄增加。

  “除了收入的正常增加外,居民儲蓄之所以出現如此快速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百姓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最近10年來,我國居民在購房、教育、醫療等家庭大額支付領域的需求增多,促發居民預防性儲蓄行為的增加。”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説。

  高儲蓄還反映出居民收入整體偏低,不願隨便花錢;居民投資渠道少,只有把錢存進銀行;還有就是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專家指出,如果教育、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健全,廣大居民也不會選擇通過儲蓄來保障未來。

  【“小百姓補貼大銀行”】

  凡事過猶不及。專家指出,一定規模的儲蓄意味著有更多潛力進行投資促進經濟增長,但過高的儲蓄則説明消費低迷,內需乏力,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儲戶利益也受一定侵損。

  目前我國居民儲蓄率遠遠高於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準,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失調。有關報告指出:儲蓄高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最終消費的實現,影響了最終消費需求的增長。

  如果總供給的增長快於總需求的增長,長期下去將不利於短期宏觀經濟均衡和長期經濟的穩定增長。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認為,高儲蓄率必然導致高投資率,也就造成了産能過剩的局面,而我國連續多年高增長的投資依然無法完全吸收過高的儲蓄率,而高投資率所形成的産能又不能被國內消費吸納,這就形成了我國對外貿易順差較大,而國內需求相對不足的局面。

  高儲蓄還造成風險向銀行集中,如果儲蓄轉化投資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導致銀行業的風險累積,對我國金融系統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都有影響。

  在當前負利率狀態下,儲戶把大多數收入存進銀行會面臨一定的損失。“居民以較低的利息把錢存入銀行,但銀行卻可以以較高的利率發放貸款,客觀上造成了‘小百姓補貼大銀行’的不合理現狀。此外,負利率狀況下,高額儲蓄客觀上也給儲戶利益帶來一定的侵損。” 王晉斌説。

  【提高居民收入拓寬投資渠道】

  如何改變高儲蓄現狀?“未來亟須加大社會安全網建設,政府應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加大財政投入,減少普通居民預防性存款。”王晉斌建議。

  此外,提高居民收入,讓百姓有更多錢敢去消費。北京學者智欣認為,收入分配改革的另一項任務,是要在再分配中改變“強政府弱居民”態勢,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這要求政府合理運用累進稅率、提高個稅起徵點、結構性減稅等稅收手段,將高收入階層的部分收入轉化為普通居民的“收入”。更關鍵的是,政府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在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的消費支出,大幅度壓縮包括“三公”經費等行政經費,將更多政府收入轉化為普通居民的“收入”。

  專家還建議,應進一步拓寬百姓投資渠道,加快發展直接投資,增加居民財富的保值增值途徑。同時,完善和規範信用體系,推動消費信貸全面普及;優化消費環境,規範市場秩序,提供多層次消費産品,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