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宏觀政策凸顯推動結構調整決心

2013-07-29 14:08 來源:遼寧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看點

  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近日發佈,其中,GDP同比增長7.6%。如何正確把握當前經濟形勢?

  李克強總理先後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和經濟形勢專家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對正確認識宏觀政策取向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對我國上半年經濟運作情況做出了判斷。他指出,上半年經濟運作總體平穩,而且穩中有進,總體上仍處在合理區間。

  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政策逐漸成型,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經濟運作處於合理區間

  對於我國經濟目前的運作情況,英國 《金融時報》7月16日刊文稱,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5%,低於過去10年大部分時間裏達到的兩位數增幅,但還是好于投資者預期,市場應該從放緩勢頭已經企穩這一事實中得到些許安慰。

  事實上,大多數媒體並未由於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而表現出太多擔憂,同時表示,放緩是新一屆政府堅持經濟改革的一種體現。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15日報道稱,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已經持續了兩年多,但近幾個月決策者的一系列講話越來越清楚地表明,為換取更長遠的利益,新領導層真的能容忍經濟增長明顯減緩。路透社7月19日刊發的文章更是將中國經濟增長的放慢比喻成 “可控的挑戰”,文章表示,北京沒有即刻注入資金,表明它願意開始進行溫和的經濟改革。這種做法是新領導層的特色,他們不那麼害怕風險,對中國進行必要的經濟變革,他們的做法更加高瞻遠矚。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的目標,李克強總理提出要保持在一個合理區間內。所謂的“合理區間”,是指以防通脹為“上限”,以穩增長、保就業為“下限”。不少媒體對於“合理區間論”表現出不同程度上的贊同,香港《成報》7月23日刊文稱,“合理區間論”體現了李克強在經濟發展上務實進取的特性,政府在宏觀調控的過程中,要保持經濟運作平穩並處在合理的區間。

  中國政府以短痛換長利

  當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的區間之內,宏觀經濟的主線就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李克強總理為調整經濟結構指出了一條明路:釋放改革紅利,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與後勁。

  新加坡 《聯合早報》7月16日對中國政府的改革積極性發表了評論,文章稱,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壓力,新一屆中國政府對症下藥,給出了正確的政策藥方。這體現在政府對重推短期刺激政策的保守態度,以及對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推動。

  臺灣 《旺報》7月19日指出,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看,投資向消費、製造業向服務業、傳統産業向高新技術産業三大轉型都在穩步前行。此外,文章特意提到了政府對於培育新消費重點的政策支援,報道稱,剛剛推出“金融十條”改革方案後,政府再次聚焦節能環保與資訊消費産業,這表明無論是決策者還是企業家大多觀點一致:不走老路,通過創新再創活力。

  日本《東京新聞》則關注到城鎮化這一增長亮點,其7月16日刊登的文章表示,除謀求發展高科技産業、服務業等實現産業升級外,李克強還提出通過進一步推進城鎮化轉變經濟結構、實現內需主導的政策。報道指出,已獲批的上海自貿區計劃表明,一個新型城鎮化方案在醞釀之中,有望在未來推動中國消費結構的升級。

  媒體普遍認為,新一屆政府的數次發聲,均透露其將以較往屆強勢的態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而在政策選擇上會更多放在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及加大節能環保方面的投資等。

  兼顧穩增長調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次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給出了宏觀調控的新思路。各種措施要統籌使用,當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時,主推調結構、促改革;當經濟運作逼近上下限時,要以穩增長、控風險為主,同時兼顧調結構、促改革。這種長短結合的新增長髮展方式引起了媒體的熱議。

  《新京報》7月24日分析稱,“穩增長、控風險,調結構、促改革”在不同條件下的變位,意味著將來即便需要刺激,也會相當溫和、靈活、有針對性。而非當經濟快下滑到下限區間的時候,繼續走政府投資和天量信貸主導的經濟增長老路子。

  香港《成報》表示,李克強找到了一套能夠應對中國經濟複雜局面的有效方法,李克強不下理想化的“猛藥”,不搞“休克療法”,使用更多的是“緩釋劑”,那就是兼顧當前和長遠,找準政府定位,認清市場規律,不再做刺激反應式的決策。 □新華社記者/萬 方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