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女性創業的調查顯示,當今中國,越來越多的女性企盼創業。受訪者中高達86%的女性曾有創業的想法,88%的女性上班族想創業,女學生想創業的比例高達68%。在新近創業的中小企業中,女性創業的成功率比較高,約佔80%以上。
經濟增長的“隱形發動機”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創業之路,傳統的以男性為主導的創業領域正在發生一場‘玫瑰’革命,經濟和社會學家將女性的力量形容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隱形發動機’。”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關培蘭教授稱。
目前選擇創業的女性以30-50歲的居多,而且她們的學歷大都是高中或是大專。對於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力與社會資源,關培蘭教授指出,提高自身的學歷水準是至關重要的,由於學歷教育是通識型教育,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寬泛,諸如EMBA等管理類課程可以開闊女性創業者的知識視野,幫助她們總結經驗,通過理論的梳理使自己的經驗更加系統化,從而有助於未來的創業發展。
與此同時,女性創業者還應在經營管理崗位上揣摩和體驗,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積累經驗,並且及時補充管理新知,更新經營管理的技能,與時俱進。
積極心態助推創業
女性創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關培蘭稱,因為女性創業者的特殊心理狀態,導致她們在使用社會資本時産生猶豫,感到缺乏資源或能力回報。此外,女性創業者對傳統女性角色的認知,以及社會文化陳規存在,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女性創業。
關培蘭稱,女性創業者應積極調整心態,開發自己的樂觀心態,制定創業發展目標並積極尋找相關路徑,從挫折中汲取經驗。其“基於性別的創業者影響因素對比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創業者越樂觀,對未來越懷有希望並且能找到通往希望目標的路徑,面對困難時越具有復原能力,其創業發展越好。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別人,靠自己”,這句話一直激勵著豆媽媽鍋魁店的創始人黃韻霏努力奮鬥。汶川大地震之後,黃韻霏將四川綿陽的鍋魁帶到了北京,創辦了“豆媽媽”。
回憶當初選擇店面的經歷,黃韻霏説,每天8點鐘她拿著地圖開始在北京朝陽區“掃蕩”,尋找合適的店舖,腳都磨出了水泡,她告訴自己“不管多麼困難我會繼續走下去”,並始終相信,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會得到幫助。黃韻霏笑道:“像是冥冥中註定一樣,在我跑了兩個月之後,終於找到了現在的‘中央廚房’,我很滿意。”
憑藉著“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的韌勁,“豆媽媽”鍋魁店紮根北京城,生根發芽。對於未來,黃韻霏眼中充滿了希望。
得到“花木蘭基金”的支援後,目前黃韻霏正在計劃著將“豆媽媽”鍋魁店開到200家。那時,她將每年收入中的一部分捐助給四川地震災區的孤寡老人和兒童,而且還準備招聘下崗女工,給更多的女性創造就業機會。
女性創業需要資金更需技能
日前,“巾幗之約”個人金融産品及扶持婦女創業的小額貸款,成為山東省高密市女企業家和創業婦女增收致富的“及時雨”。在談起應該給予女性創業者怎樣的幫助時,花木蘭基金董事長韓冬梅説:“給錢更要給技能。”
花木蘭基金是中國第一支女性投資基金,致力於為中國各領域創業女性搭建通向成功的的綜合服務平臺。韓冬梅稱,花木蘭基金向參選的女性企業提供完善指導和建議,最終完成企業融資、管理標準化等,以高效、切實的行動解決地方女性企業家最關注的問題。
韓冬梅介紹,花木蘭基金整合了商界、政界、學界及傳媒和社會等各種資源為女性創業建立了“創業板孵化園”,進入到“孵化園”的女性創業者可以享受到政策引導、融資服務、綜合指導、經驗交流等服務。“花木蘭中國行”支援女性創業計劃活動最終選出來60位女性創業者,將接受花木蘭基金分別針對企業規模建立的金管家、銀管家、銅管家的“管家婆”幫助。由成功企業家和業內人士組成的“管家婆”指導團隊每月都會為企業把脈,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女性企業搭建平臺,整合各方資源,做一對一指導。(郭肖傑 楊 帆)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