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四季度外貿降幅將進一步收窄 明年亦難大幅反彈

2009-11-03 11:0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年底前外貿降幅進一步收窄,但恢復阻力加大

  2009年的中國外貿到底處於一個什麼位勢?商務部近日發佈的《中國外貿形勢報告(秋季版)》給出答案:隨著穩外需各項政策措施效應進一步顯現,加上去年四季度外貿基數相對較低,今年後幾個月進出口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出現小幅回升。綜合各種因素,預計全年中國進出口降幅將收窄到20%以內。

  該報告認為,今年中國外貿發展遭遇的困難前所未有,但目前從國外看,世界經濟走勢中的積極變化不斷增多,國際金融市場趨於穩定,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結束一季度自由落體式的下滑態勢,衰退趨勢減緩並走向復蘇,主要先行指標不斷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經濟增長的預測,由-1.4%上調至-1.1%。這將有利於國際市場需求低位企穩,其回暖之意從正在舉辦的秋季廣交會上也可見端倪。

  從國內看,前三季度統計顯示中國外貿規模逐步擴大、降幅收窄。政府將進一步落實好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和融資擔保等政策,穩定和逐步恢復外貿。這有利於繼續增強企業信心,改善外部經營環境。當然,全球經濟復蘇過程將緩慢曲折,外需萎縮的局面及影響還在持續。貿易保護不斷加劇,特別是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多,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出口恢復的阻力。

  即使世界經濟復蘇,明年外需也難以大幅反彈

  對於眾人關心的明年外貿走向,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分析,就目前情況看,2010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總體趨於改善。但由於世界經濟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根本解決,2010年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一連串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這當中,除了外需難以大幅反彈,主要經濟體自顧性明年也會增強。由於各國經濟復蘇進程不一,國際間的政策合作意願減弱,協調難度加大,處理不好將會影響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在國內壓力下,主要經濟體將優先解決國內就業、産業發展等問題,繼續出臺各種貿易限制措施和保護措施。甚至即使世界經濟復蘇,國際貿易也不會出現大幅反彈。IMF預測,201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僅增2.7%,低於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

  還有,本輪危機發生後,發達國家提出重振製造業,一些國家還表示將通過擴大出口來緩解國內貿易赤字。許多發展中國家出口總體競爭力進一步上升,且可能繼續通過本幣貶值等手段激烈爭奪國際市場。這將使中國明年在中高端産品領域面對發達國家的直接競爭,在傳統優勢産品領域面對發展中國家更多挑戰。

  此外,一旦世界經濟復蘇遇挫,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劇烈波動,加大中國企業進出口的經營風險。在日益白熱化的國際競爭下,“中國製造”將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企業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削弱其發展後勁。

  新興市場和“走出去”有好戲,服務貿易將再成亮點

  不過,也要看到,中國工業門類齊全,企業競爭力強,保持明年外貿發展有不少有利條件。特別是近幾年,外貿企業歷經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加工貿易政策收緊、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萎縮等考驗,應變能力不斷強化。長期以來,中國與新興市場的貿易規模相對偏小,在貿易總“蛋糕”中的比重仍不高,貿易額與雙方之間的經濟規模也不相稱,而新興市場的經濟實力正在增強,與我貿易往來亦日趨便利化,發展空間很大。

  業內人士對2010年“走出去”對出口帶動效應寄予厚望。金融危機爆發後,部分外國公司為擺脫經營困境,國際合作意願增強,一些國家和地區吸收外資政策相對寬鬆,併為刺激經濟大量投資基礎設施,這為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提供了良機,成為帶動中國産品出口的重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服務貿易有望領先貨物貿易實現復蘇,重新進入相對較快的通道。201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運輸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作為重要的航運服務出口國,為國際貿易提供的航運出口服務也會明顯回暖。明年將是跨境旅遊服務走出低谷出現快增的一年,因為除了世界經濟復蘇這一利好前景之外,上海世博會也將成為吸引入境遊客的一大亮點,國內出境遊需求在中長期將穩增。金融服務和各類仲介專業服務等增長潛力巨大,在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它將再成服務貿易增長的主力。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