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僅為78.1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95%。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在國內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FDI數據偶有波動實屬正常。展望後續,商務部表示,對今年我國利用外資的形勢依然充滿信心。
7月規模大幅回落
商務部提供的最新數據,2014年1-7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11.4億美元,同比下降0.35%(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7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8.1億美元,同比下降16.95%。
無疑,在6月份我國使用外資金額多達144.2億美元的情況下,當月幾乎減半的FDI數據讓市場倍感意外。
“當月我國吸收外資規模有所回落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提供給外商的政策紅利正在減少。我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抬高GDP、吸收外資多多益善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本土資源日漸稀缺的情況下,現階段能夠提供給外資企業的政策紅利已然有限。
“其次,目前美國、日本等國家非傳統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強化措施以及吸引跨國企業的優惠措施形成的組合拳,也確實對跨國企業組織的全球貿易生産鏈形成了巨大衝擊。”孫立堅坦言,“很多長期資金正在中國發生短期化的結構變化,它既是今天中國短期套利投機的主力軍之一,也是明天離開中國市場造成內地産業空心化和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的觸發器之一。”
今年1-7月,日本對華投資僅有28.3億美元,同比下降45.4%;美國對華投資18.1億美元,同比下降17.4%;歐盟28國對華投資38.3億美元,同比下降17.5%。
多位受訪的券商研究員表示,當前歐美經濟依然處在下滑階段,很多跨國企業致力於去杠桿,保證賬面的流動性,而不是擴大投資。當全球經濟進入抗衡風險、強調資産安全性的時期,則外資對新興市場投資的減少並不意外。
服務業佔比持續擴大
“2011年以前,製造業一度佔FDI的80%左右”。據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邱麗新介紹,“通過不斷地調整産業結構,服務業開始反超製造業。從吸收外資百分之二十幾,到後來的三十幾、四十幾,這麼多年來我們推動外商來華投資,終於塑造了製造業和服務業並重發展的趨勢。”
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97.2億美元,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5.8%;而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52億美元,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5.4%。
業內專家認為,服務業吸引外資比例的擴大將成為新趨勢。一方面,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外商看到中國服務業發展所潛藏的市場商機。另一方面,由於我國進行産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這也給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全年形勢依然向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在國內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吸收外資的數據在個別月份有一些波動是正常的,不足以反映整體的走勢,更不能去跟外資反壟斷調查掛鉤,或者做其他沒有根據的聯想。”
展望後續,商務部表示,對今年我國利用外資的形勢依然充滿信心。
沈丹陽強調,今年利用外資總體將呈現如下趨勢。第一,利用外資規模料將維持平穩的發展。第二,利用外資的品質會進一步提高。品質、水準、結構優化是商務部積極努力的方向,表現在結構上,即服務業的比重會繼續超過製造業,並進一步提升。第三,中部地區利用外資比重會進一步上攀。當前沿海地區利用外資增速在下降,但是中部地區利用外資的規模和增速都在提升,這會進一步成為趨勢。
(據新華社上海8月18日電)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