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4月份宏觀數據顯示,1-4月份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6%,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市場各方對此數據的觀察出現分歧,有認為低於預期,也有認為符合預期。昨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的知名專家認為,該數據總體屬正常,預計五六月份可能回升。
産能過剩壓力過大?
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9131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6%,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與宏觀經濟關係密切的多項投資指標均有所回落,如製造業投資32255億元,增長18.4%,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投資3828億元,增長13.6%,增速回落1.7個百分點。
針對這一數據,昨日有分析認為,這反映了中國目前經濟的弱回升態勢,數據基本與市場所預期的一致,因此股市並未見太大波動。但也有觀點認為,該數據低於預期,與今年年初各地方政府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形成鮮明對比。究其原因,目前産能過剩壓力很大,內外部需求均十分低迷,地方政府債務危機也成為投資增長的阻力。
民間投資意願不強
對此,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的知名專家、廣東省委黨校經濟學部主任余甫功教授認為,該數據總體屬正常。從數據變化看,去年4月份以來,我國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都保持在20%-21%小幅波動,這確實與我國經濟總體仍在企穩階段相對應,固定投資不可能大幅上升。同時,其原因也主要與民間投資意欲不強有關。
“地方政府投資的效應,不會這麼快顯現。”余甫功分析,地方政府投資一般有立項審批過程,通常在年度開頭幾個月不會體現出來,到了五六月份會比較明顯。從這個角度看,前4月的投資數據與預期相當,而接下來這種回落的態勢也可能因此轉為回升。當然,由於國家總體層面並不支援通過政府大規模投資拉動GDP,因此預計接下來投資增速也不可能大幅拉升。
余甫功表示,未來保持適度的投資增速仍是必要的。一方面,要優化經濟結構需要增加投資,當然這種投資應該避開過剩的産能,特別是政府投資應重點投向民生、基礎設施等領域。另一方面,民間投資仍然需要激發,這需要通過結構性減稅等措施加以引導。此外,適度的房地産投資也很有必要,特別是對改善供給方面應有所支援。馬漢青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