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居-沃頓研修班的論壇上,陳凱這麼開場:百里奚、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秦國這些很厲害的“職業經理人”最後結局似乎都不怎麼樣。
他頓了頓,看著臺下説,所以,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創業了嗎?
大家紛紛鼓掌,哄堂大笑。臺下坐著的,有易居中國的執行總裁丁祖昱,也有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丁長峰,還有許多出名的職業經理人,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在這兩年不約而同做出了一個選擇:離開大平臺,到更廣闊的未知世界去闖蕩。
陳凱是創業的明星職業選手,他是行業中少年得意的典型,32歲就當上了十大房企之一的地方總經理,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能破。他卻選擇在不惑之年轉型創業。
在房企銷售額不斷創造新高的同時,整個行業卻暗流激蕩,創業正在逐漸成為主流。
“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
易居-沃頓最新一屆研修班的商業地産創新組學員總數增加了20%,創業者7個,職業經理人20個,創業的比例正在不斷變大。
陳凱有一份光鮮的履歷。曾任華潤置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華潤置地有限公司上海公司總經理,並兼任武漢、無錫、蘇州、寧波公司總經理。在為龍湖地産工作期間,任執行董事、運營總經理,並兼任投資、商業總經理;還曾任復星地産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大公司,強平臺。他的每一步都做出了精準的選擇,從學霸到職場上的職業選手,陳凱從未做出“脫離軌跡”的決定。
哪怕是去中小型公司,他也選擇幹得漂亮。
2012年,他低調加入了一家年銷售規模二三十億元的房企陽光城。用3年時間,他實現了陽光城業績從23億元到230億元的飛速跨越,成就其在職業經理人的事業輝煌巔峰。
陳凱走路很快,做事説話雷厲風行,但是見到人的時候卻很禮貌溫和。他説,其實年輕人不一定要職業發展那麼快,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好才是關鍵。“我三十歲出頭就當上了一個地産公司的城市公司總經理,那個時候感覺太好了,覺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反而很容易迷失。”陳凱説。
和陳凱一樣,趙男男同樣少年成名。他在2001年加入龍湖地産後,歷任行銷部負責人、成本部負責人,集團投資發展部總經理,重慶、西安、上海公司總經理。他在29歲後,就已經出任龍湖地産重慶公司總經理。其職業發展和龍湖地産一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高峰。2013年,他加入福建新華都實業集團,任新華都地産集團總裁,年薪已經是千萬級別。
陳凱、趙男男已然是“打工皇帝”,做到了職業經理人的巔峰,下一步就要按部就班麼?
他們都選擇了説不。
今年5月,背負著國內地産圈天價職業經理人的名號,趙男男、馮勁義、周德康與鄭州宇通企業集團(下稱“宇通集團”)達成一致,宇通集團提供包括資金在內的支援,三人以合夥人的身份接手鄭州綠都地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標是做中國升級版的“黑石”。
平臺和聯盟的組織架構,將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又一個新的模式。
白銀時代還是白金時代?
作為中國地産行業的主要管理力量,這一群體在最近兩年,都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創業。
曾是萬科高級副總裁、北京區域首席執行官的毛大慶選擇創辦優客工場,目前已經初具規模。而協信地産原首席執行官劉愛明則選擇創業中城新産業,投入到産業地産。去年,中海地産分管行銷的副總裁曲咏海也選擇成立自己的創投公司。綠地集團的前總建築師、執行副總裁胡京也離職,進入聯合辦公領域創業。
“無論是總裁、行銷或者産品總經理,大家都已達到了事業的瓶頸,如果還希望尋求新的突破,自然要選擇離職創業,而且這些經理人基本都處於40~50歲這個職業經理人的黃金年齡。”易居中國執行總裁、易居-沃頓中國研修中心秘書長丁祖昱告訴記者。
有人説,(當前)地産到了白銀時代;但更多的聲音認為,地産進入的是白金時代。
“房地産行業的轉折已是必然,行業從人才不足到人才過剩是未來趨勢。2013年以前,房地産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從2002年的2.7億平方米到2013年的13.1億平方米,上漲了385%;在行業整體向好的過程中,企業對人才,乃至對普通員工的需求量都是巨大的。到了2014年,伴隨著房地産市場遭遇轉折,供大於求整體趨勢的確認,未來整個行業的規模增長都將受到抑制。同時規模房企的專業化、標準化運作越來越到位,人員的需求也持續降低,這是未來發展的主流。”丁祖昱説。
事實正如丁祖昱所描述的那樣,房地産行業曾經創造了巨量財富,百萬年薪的售樓小姐比比皆是。2006年,成都的小周高中未畢業就直接進入賣房行業,當時在成都一個月收入就超過5000元。在小周印象中,幾乎不用費力就可以輕鬆賣房。
如今不同,房地産已經越來越專業化。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之前的市場,那就是‘賣’。如今,房地産已經進入新常態,北京、上海都進入存量房市場,客戶對於産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總之,行業正在不斷變化。”劉愛明説。
雖然地産行業的增量已經幾乎見頂,但是新的概念與玩法越來越多。“聯合辦公、長租公寓、物業O2O(線上到線下)、産業地産、文化地産、旅遊地産、分時租賃……新的細分領域的創意在不斷影響行業發展。它們的基本要素依舊是空間,但是更多的是依託空間賦予服務。”克而瑞諮詢總監黃甜告訴記者。
地産下半場怎麼玩
“不難發現,這些創業者雖然都認為房地産開發的前景有限,但是圍繞‘房地産+’的空間則是無限。可以+教育,比如做我們這樣的一個研究平臺,提供行業更多的交流。也可以+文化,比如誠品書店就可以實現高溢價銷售。”丁祖昱説。
地産的下半場,將是分化的重塑過程。空間,將成為一個載體,而服務,將賦予空間更多的價值。澎湃資本創始人朱靖雷説:“地産老了,但是空間還在。空間的價值還有很多,比如聯合辦公,雖然目前大部分尚未盈利,但是依舊有很多機會。”
很多人認為,地産已經從投資行業變成了消費行業。從前,房企都只賺取地産開發的利潤。如今,房企更希望將客戶變成用戶,通過服務的附加價值從業主身上獲取更多元的利潤。
“我們的戰略定位是做金融全産業鏈大資管平臺,綠地有那麼多企業客戶以及個人客戶,他們都有消費金融的需求,綠地金融獲取客戶不是比其他機構更加容易嗎?”綠地金融董事長耿靖説。
事實上,地産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丁祖昱説,過去十多年,地産經過一代人的辛苦打拼,很多老闆已到了50歲左右。而他們的接班人也開始逐漸長大,地産接力才剛剛開始,未來不只是有規模,更有更多地産的玩法。
不惑之年的陳凱頭銜從陽光城集團聯席董事長,變做了上海菩悅資産創始人,同時兼任易居-沃頓導師。和之前不同的是,他目前做的是“小而美”、更個性化的定制,而並非之前快週轉的模式。
不只是陳凱,趙男男、曲咏海、毛大慶、胡京、蔡雪梅等明星職業經理人都選擇了創業,他們的職業路徑,和地産的歷史一樣,從一個階段走到了另外一個階段。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