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評】房地産去庫存是一場持久戰
《中國經濟週刊》特約評論員 葛豐
繼非“限購”城市首套普通住房按揭貸款首付比再次降低5個百分點,春節前後又有多個省份陸續出臺一系列化解房地産庫存具體舉措,內容包括減免交易環節稅費、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等等。
上述舉措正向效應已有所顯現,譬如有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15個樣本城市總體成交量比去年春節期間增長6.9%,其中超過半數(8個)城市成交量增幅較為顯著。伴隨更多寬鬆政策落地、發力,始自去年下半年的房地産市場(尤其是住宅類市場)溫和回暖趨勢或可望延續。
但這並不表明房地産市場會像2009年那樣遽然止跌並報復性反彈。房地産去庫存任務將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持續處於艱巨繁重基本態勢中,原因在於:
首先,目前出現的房地産市場回暖跡象,遠不足於扭轉供過於求的基本面。儘管去年全年商品房和住宅銷售額分別增長了14.4%和16.6%,但由於各地新房上市速度相對更快,因此截至去年12月末,全國商品房和住宅待售面積仍然增長了15.6%和11.2%,去庫存的壓力仍在繼續加重中。
其次,目前出現的房地産市場總體回暖,是在區域市場加速分化情況下匯總的結果。也就是説,房地産去庫存的“主戰場”,即構成全國房地産市場主幹部分(70%以上)的三線以下城市的銷售情況並未出現明顯反轉,去年全年這些地區的房地産銷量增幅僅為2.8%,排除掉少部分重點城市後的全國大部分房地産市場,實際仍在低位徘徊中。
第三,目前已出臺並且近期可見效的去庫存舉措,基本都屬於需求端的微刺激。而這類微刺激雖然符合“穩”和“準”的總體原則,但畢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房地産市場的根本格局。譬如降低首付款比例,去年出臺的“930新政”中,已經把非“限購”城市的首付款比例從30%下調至25%,其後第四季度36個非“限購”重點城市的銷售面積也確實比前三季度均值增長了34%,但這一增幅相比無此利好的一線城市銷售增幅(27%)差別並不大。因此房地産去庫存的治本之策,還是要靠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而這類改革,顯然無法在短期內一蹴而就。
最後,房地産去庫存的目標函數中,本身就包含有“防止新的産能過剩”。因此,這一任務推進過程中,本來就沒有必要過分求快以致市場再次形成錯誤預期。中國的房地産去庫存,需要一個較為長期並且較為“煎熬”的時期,讓市場找到出清價格,讓開發商、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市場主體學會為自己錯誤買單,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
中國的房地産去庫存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在始終保持定力與理性的前提下,張弛有度地精準發力、順勢而為。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