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地塊的連續成交,加速了北京土地出讓金在年內成功突破千億。昨日,記者從北京市國土局官方網站獲悉,截止到9月10日,北京年內已出讓地塊50宗,土地出讓金總額已達到1012.83億元;其中居住類用地成交24宗,成交總金額680億元,而僅在剛剛過去的10天內,包括豐臺石榴莊、朝陽東壩和孫河的四塊熱地,成交總額累計達到186.98億元。
儘管與去年同期土地出讓金實現1531億元相比,今年出現了33.8%的降幅,但同比樓面價卻出現了超過10%的上漲。根據中原地産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居住類用地共成交37宗,成交金額974億元,平均樓面價為14343元/平方米;而今年成交的24宗居住類用地,住宅供應的同時,平均樓面價則達到了16301元/平方米,漲幅為13.7%。
平均樓面價的上漲很可能將是未來樓市整體上漲的前提。中原地産市場部總監張大偉表示,2013年開始,北京的土地出讓就出現了很多高價地塊,導致了現如今每平方米10萬元以上的項目扎堆出現。他預計,未來樓市供需結構的失衡將會進一步影響新入市項目的定價。而隨著今年以來東壩等五環周邊的區域高價地的集中出現,已經形成了“五環豪宅帶”,這意味著北京住宅五環以內已經進入5萬元時代。
隨著樓市復蘇,包括保利、龍湖等在內的前20名標桿房企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舉進入土地市場。有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房企拿地數量開始明顯增加,6月單月20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接近300億,在7月再次突破200億,20大標桿房企在8月累計獲得土地權益高達317.32億,這也是最近7個月來的最高點;而9月前9天,前20大標桿房企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出手斬獲211宗地塊,創下了新的紀錄。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