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深圳剛需以80後為主力 該群體中七成購2房或3房

2015-03-11 09:28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州日報記者 軒慧攝

  專業機構統計數據顯示 80後是剛需主力 七成購2房或3房

  文/廣州日報記者肖陸軍 通訊員馬力、鄭煥莉

  在不少80後還在為買房攢首付苦苦打拼的時候,90後新鮮力量已經按捺不住,在樓市頻頻出手。在房價年年漲、買早就是買賺的理念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赴後繼擠進“房奴”大軍之中。

  深圳人買房的平均年齡是多少?深圳中原地産最新統計了過去一年二手市場的成交數據,結果發現,過去一年來,全市二手客戶的平均年齡增長了0.6歲, 從33.8歲增長為34.5歲。這顯示出,不斷增加的生活開支,以及高企的房價和收入之間不成正比,購房者的積蓄時間比原來變長了。

  全市二手買家均齡一年來增長了0.6歲

  縱觀古今,住房需求總是很多老百姓的頭等大事,時至今日,傳統的生活觀念和高企的房價還在逼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房奴”,年輕人依然期盼“安得廣廈千萬間”。

  眾所週知,房地産市場的興衰冷暖和人口的組成結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深圳人口最新的平均年齡為33.6歲。伴隨著越來越多人在深圳安家落戶,近年來全市平均年齡有所增加,這一趨勢也能從深圳中原的成交數據反映出來,全市二手客戶的平均年齡一年來增長了0.6歲,平均年齡為34.5 歲。究其原因,是不斷增加的生活開支以及高企的房價和收入之間不成正比,使得購房者積蓄時間比原來變長了。同時,這一趨勢也受改善型購房者比例的影響,數據顯示,過去半年,深圳改善型住房需求得到釋放,成交量逐月攀升。

  龍華客戶平均年齡全市最低

  分區域來看,龍華和龍崗客戶平均年齡全市最低,以剛需型買家為主。以龍華為例,2013年度買家平均年齡在32.1歲左右;在2014年度,龍華買家平均年齡增長一歲,為33.1歲。中原地産研究中心認為,龍華是近年來成交價格攀升幅度較大的區域,這是促使龍華購房者過去一年的平均年齡增長近1歲的主要原因。

  龍崗地區買家平均年齡在2013年度為32.5歲,到2014年度變為32.9歲。數據證明,迫於房價的壓力,一部分原本有改善型需求的買家,也開始優先考慮龍華和龍崗的關外價格相對低廉的剛需型住房,這一趨勢也大幅拉高了兩地區客戶的平均年齡。

  而相對全市的年齡增長的態勢,羅湖作為關內核心區域,吸引更多的是注重地段的改善型客戶和投資型客戶,年齡增幅僅次於龍華,從2013年度的34.7歲增長到2014年度的35.6歲。

  剛需主力為80 後 七成購2房或3房

  2房以下的小戶型成為深圳90後購房者的“香餑餑”,約60%的90後購房者偏向選擇2房以下的小戶型住房。剛入職不久的白領,手頭上的資金有限或為父母資助購房,最為關注低價且能滿足自己住房需求的戶型,為了追求性價比而追逐 2房以下的小戶型。

  80後購房者的2房和 3房成交佔比高於70%, 對於絕大多數將要或已結婚生子的80後來説2房3房的剛需型住房經濟實惠又能滿足自己的生活也是不二之選。而與“剛需族”不同的是改善型購房者,特徵年齡段為36歲至55歲,對於他們更偏重3房及以上的戶型,同時也更注重地段與配套。

  4房以上的大戶型在 46 歲至55歲的佔比更是達到最高,他們工作多年臨近退休有較多的積蓄能負擔起大戶型的住房,絕大多數的家長也會考慮子女的住房需求而購買大戶型。對於55歲以上的人,滿足自己和老伴生活能夠安度晚年的小戶型又成為主流。

  展望:價格維持高位 市場復蘇勢頭延續

  二月春節期間,央行不斷放出寬鬆政策釋放流動性,降息降準消息頻出,在如此密集的寬鬆信號下,二手業主並不急於出手,而是期待市場的回暖。從數據上看,全市成交量在二月結束了連續四個月的攀升,成交量環比大幅下滑,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上漲75%,是春節後市場復蘇的積極信號。價格方面,全市成交均價繼續走高,微幅上揚0.4%。 近一年來均價的漲幅為11.6%,預計三月市場價格會繼續高位運作,市場復蘇的勢頭將會延續,成交量會進一步增長。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