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房地產確實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隨著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房地產也進入了一個換擋期,面臨著結構的調整期,未來對房地產的投資很可能降低,更多的是尊重房地產自身的規律。”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在日前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房地產行業進入新常態,將從以往的支柱性產業發展為基礎性產業。
朱中一認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將加速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房地產與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防風險都有關係,例如保障房問題涉及穩增長和惠民生;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新業態涉及調結構;房地產庫存消化涉及防風險;通過信息化、智能化來推進建築行業的現代化涉及轉方式。
同時,城鎮化發展必然涉及房地產,朱中一認為,二者必須相協調,既不能滯後,但又不能超前,超前就成了造城運動,造成了資源、能源的浪費,甚至造成了風險的加大,建議政府尊重房地產的規律和地區差異性的特點,進一步實施好分類調控的體係。
對于正在醞釀的不動產登記制度,朱中一認為,不動產登記將促進住房的資源更加合理公平的分配,其中可能產生的房地產存量可以通過政府收購作為保障房,讓獲取保障房房源的方式和機制更靈活些。
朱中一同時表示支持房地產稅立法,認為在立法的基本思路形成以後,應該及早徵求意見,通過公開立法的過程,給民眾時間準備,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促進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的成長。
“讓這個過程更加公平一點,更加公正一點,更加透明一點,可能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朱中一說。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