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地產  > 正文

8年105家上市公司退出房地產 拿地就撿錢時代過去

2014-09-28 10:24 來源:時代周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房地產行業環境的日趨嚴峻,讓不少“黃金十年”跨界撿錢、原本只想“分一杯羹”的外行企業陷入資金危機,房地產業務出現虧損,甩掉“房地產包袱”成為越來越多公司的共同選擇。

  就在8月底,重慶資本巨頭隆鑫集團旗下隆鑫地產,被曝多個項目陷入停工狀態,或將轉手重慶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全面退出地產業務。而此前的7月份,南京新百發布公告稱,今後將集中精力突出主業,逐步退出房地產業務。

  前7個月樓市股權交易超60宗

  今年5月,則有南京中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旗下南京中北瑞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經以1.24億元轉讓給明發集團,退出地產業務。同期,北大荒也宣布,由于市場前景不佳,將終止與呼倫貝爾天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開發海拉爾“天順新城”房地產項目合作關係、退出“天順新城”房地產項目的議案。

  此前,還有金發科技、南京高科、水井坊、TCL集團等上市公司也已經紛紛表態,將專注主業,逐漸剝離房地產業務。此外,還有部分企業挂牌出讓旗下房地產項目。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的信息顯示,8月份僅北交所挂牌的房地產行業項目就佔到全部挂牌項目的1/3,其中,超過80%的挂牌項目都為非房地產主業企業所有。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進入9月份以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挂牌的產權項目中,涉及房地產業的項目共計6項。其中包括光明食品集團旗下桐廬飄鷹置業有限公司51%股權、國家電網公司下屬北京華中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濰坊科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上海中虹(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鎮江虹孚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21929萬元債權等等。

  “從我們的監測來看,從今年年初至今,房地產行業的規模股權交易確實有所增加,同比去年增加了至少兩成,涉及資金超過百億元。”北京產權交易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

  另有機構統計,今年前7個月樓市股權變動頻繁,規模股權交易已經超過60宗,披露的交易值也超過200億元。

  “這才剛剛開始,後續有可能還會增加。”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向時代周報記者預測稱,“之前房地產非主營業務的企業,進入房地產行業的數量太多了。現在黃金十年過去了,房地產暴利結束,對企業經營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些主營業務非房地產的企業精力也有限,可能會發現這個行業越來越難做,離開房地產行業會越來越多。”

  8年105家上市企業退場

  在易居中國高級分析師薛建雄看來,樓市“黃金十年”後的這一波“退房潮”,大約始于2012年。

  “2009年、2010年這兩年房地產比較火爆,所以2010年、2011年這兩年外行進入房地產行業的特別多。”

  薛建雄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到了2012年、2013年的時候,這些外行的開發商就被套得很難受了,2013年認為能解套但是很難解得了,就算是房價上漲了,但是平攤了專業技術水平,還是賺不到錢,還是會虧錢。所以去年有一些趁市場好就解套了,還有一些沒解套的現在虧得更厲害。”

  一項公開的數據是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在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房地產與建築業外,2005-2012年主營收入構成中明確顯示涉及房地產業務的公司共計238 家,而到了2012年年報中,這一數值降到了133家,也即8年間,有105家,約44.1%的涉房上市企業選擇了“脫離房地產”。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