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地產  > 正文

評論:分化的樓市也有春天

2014-06-27 10:5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邢飛

  “中國告別房地產繁榮時代”“當前的房地產調整與以往不同”……在樓市經過數月調整之後,眾多國際投行、評級機構近期紛紛拋出看空中國樓市的觀點。

  過去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幾起幾落,關于房地產泡沫的爭論也已經持續多年。而每當樓市成交低迷,各種“看空論”便紛至沓來,眾所周知,其以往的悲觀預期並未成為現實。

  國際評級機構和投行有“唱空做多”之嫌。一方面他們在唱空中國樓市,另一方面外資又在快速流入中國樓市。從2001年到2010年,房地產業來華直接投資佔外資總量的10%以上,2006年以後佔比逐步提高,2010年達到23%。2013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吸收來華直接投資資本金同比增長23%,佔非金融機構全部資本金流入的比重較上年同期上升5個百分點。

  拋開各種“陰謀論”,從今年房地產各項數據來說,盡管從宏觀層面上看,全國房地產銷售、投資以及房企整體業績、拿地在放緩。然而,局部區域、部分房企業績仍然保持高位增長。

  在市場並不看好的二、三線城市,上周末卻出現刷新銷售紀錄的熱銷情況,上周六,合肥恆大中央廣場25.6億,創造了全國樓市今年開盤銷售紀錄。隨後一天開盤的平頂山恆大名都銷售6.1億,創造了今年三線城市開盤銷售紀錄。恆大、萬科今年前5月銷售額仍然上漲依舊。

  不同于2008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幾次在調控重擊下的周期性回落,本輪市場轉冷更多的原因在于前期房價過快上漲等市場本身風險因素的積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釋放帶來的需求斷檔。從中長期看,我國城鎮化仍處于進行時,每年城鎮人口的增加和需要更新改善需求規模仍然龐大,房地產仍有巨大的潛在需求。

  經過此前十余年的高速增長,中國房地產業的供需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房地產從總量上來看,已經進入供求大致平衡的階段,步入穩定的常態發展期,然而,分化的樓市也有春天在市場分化加劇之下,對微觀企業而言,精耕細作,貼近百姓,比拼品質服務,將成為未來樓市制勝的核心。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