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評論:制度化建設是樓市最大看點

2014-03-07 08:49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與以往全國“兩會”前後房地産調控密集出臺不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既沒有“國N條”這樣的新政策出臺,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房地産方面的表述中也沒有出現“房價調控”字眼。

  對於今年房地産思路表述,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筆墨不多,但資訊量豐富。今年政府報告指出,做好房地産稅立法相關工作;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産權住房供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促進房地産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完善住房保障機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今年新開工700萬套以上。

  歷經十年狂飆,中國房地産市場環境已經與十年甚至五年前同日而語,房地産市場已經從全面短缺到開始出現一線城市需求旺盛與三四線城市結構性過剩並存格局,2月杭城部分項目的“降價風暴”正是庫存高企的直接體現。在需求不均衡、供應不均衡、庫存不均衡、價格漲幅不均衡等分化之下,房地産調控思路不再“一刀切”,而將逐漸差別化。

  此外,與以往限購、限貸等需求管理不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産權住房供應”、“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的提法將增供給放在更突出位置,房地産調控思路正從此前的控需求轉向增供給更將清晰,隨著自住型商品房的入市,房地産市場供應結構開始出現差別化,新的市場供應體系輪廓已經顯現。

  制度性建設是今年房地産最大看點之一,房産稅立法、不動産統一登記、住房資訊聯網等雖然屬於制度建設,與房地産市場調控並無多大關係。然而,這些制度性改革必將對未來房地産格局産生深遠影響,以不動産統一登記為例,不動産登記系統及房屋價值動態評估系統,是房産稅全面開徵的兩大必要技術前提。建立全社會房産、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臺,推進部門資訊共用,也會對市場部分灰色房源存量有威懾作用。

  隨著房地産市場發展和房地産調控思路的轉變,以及新型城鎮化,控制特大城市規模等思路的提出,未來房地産調控政策出現分化的同時,也宣告房地産市場大分化、大整合時代的到來。邢飛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