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住建部部長説,今年房價一定會降,同時表示,允許取消經濟適用房。3月14日18點,經濟之聲評論:房價不降,調控不止。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五條出臺,各地房産局排隊登記過戶賣房的現象讓人糾結調控效果。今天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斬釘截鐵地對媒體表示,"國五條"一定要嚴格執行,房價今年一定會往下走。他同時還説,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取消經濟適用房。
每到地産調控的關鍵時刻,總少不了知名地産商任志強的聲音。任志強今天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言説,十年過去了,歷年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有哪一次被實踐證明沒有房價上漲的後遺症?這次的新政又經得起實踐檢驗嗎?
《央廣財經評論》,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評論這個話題。
今天住建部部長姜偉新説,今年房價一定會往下走。姜偉新部長這次為何如此充滿底氣和信心?您是否認同他對房價的觀點?
楊紅旭:歷史表明,政府高官有時會表示自己的信心,但是能否得到市場的印證還需要時間觀察。這次調控確實比較嚴厲,但是去年樓市的短週期見底了,今年是往上走的,因為政策的抑制所以房價會出現一些波動,但會不會從政策出來後房價一直跌到年底,我認為不這麼樂觀,二、三季度放假漲幅會回落,但是依然會小漲,四季度存在變數,房價有可能小跌,也有可能持平,甚至會重新小幅上漲,所以還不能認定2013年的房價一定會比2012年低,還需要時間去觀察和印證。
但是,姜偉新也説,國五條執行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再改,但是一定要嚴格執行,這是不是意味著管理層會根據實際調控效果,隨時以國五條為基礎推進更加嚴厲的調控手段?
楊紅旭:可以這麼理解,過往每一輪調控都很難單靠一個“國幾條”把房價增幅抑制住,現在出了國五條細則會抑制市場成交量,但是半年之後,假如房價、成交量重新上來,我認為政策還會有進一步的升級和加壓,因為目標很簡單,就是根據房價走勢來制定政策,房價如果上漲後續還會有政策升級。
這些升級和加壓的調控手段可能會是什麼?
楊紅旭:應該會主要集中在一些長效機制,比如稅收能不能進一步升級,這次有兩個稅,第一是對二手房交易差額徵20%個人所得稅,這會抑制一些需求。另外,就是房産稅,我們今年可能會迎來第二批試點城市,這個試點步伐可以進一步加快,包括住房資訊聯網工程的步伐,資訊聯網之後,可以根據資訊的情況,提高調控的精準性和合理性。
您説到了稅收,今天房地産商潘石屹在給房價降價支招時説,可以對三套房以上的所有住房收原值1%的房産稅。對於潘石屹的建議您怎麼評價?
楊紅旭:這個觀點我不贊成,因為第一,比如美國、香港都有房産稅,但是也無法避免房價的波動,美國曾經爆發了房價泡沫,香港兩年一直在漲,所以這個政策是慢效藥,不可能實施後馬上降。第二,國內現在有兩個城市在試點,上海和重慶,重慶是針對獨棟別墅開始徵存量稅,稅率從0.5到1.2之間,這兩年重慶的房價也沒有因此大降。所以我認為,擁有三套以上住房的家庭戶數比較少,即便這樣去徵,也不可能馬上使房價下跌。
無論是新國五條的20%這個個人所得稅,還是剛才潘石屹説到的房産稅,都是在稅收上做文章,所以是不是能下這樣的結論:稅收杠桿是房地産調控比較好的方式?
楊紅旭:可以這麼理解,因為調控有幾個手段,首先是法律手段,我們國家的法律比較滯後,短期內不能奢望第二個是行政干預,我們的限購、限代、限價都是行政干預,行政干預是短期措施吃長期猛藥,對市場機制是一種傷害。然後是信貸,在國外一般信貸是一個市場化的東西,商業銀行可以進行發放貸款,市場有一個風險評估,只有稅收政府可以控制,而且稅收是從長期來看是調節房地産市場的一個很好的工具,短期可能存在什麼轉嫁稅負,但是長期來看一定是有好處的。香港這兩年是持續增加所有的交易稅、印花稅,寧可加稅提高交易成本,但是不限購。
能不能説,市場現在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表像是因為人們對未來房價有上漲的預期,但是如果大家對於價格預期發生變化,這種供需結構也會發生改變?
楊紅旭:短期來看,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個價格漲跌有一個預期,然後決定購房與否,因為很多人是自住需求,比如結婚、動遷、外地來的需求,有些剛需必須要買。目前中國的房價,市場住房需求仍然是以剛需和自住需求為主,2012年各地的統計數據表明,大部分的成交者還是一些自住需求,所以即便預計房價會降溫,畢竟有些人還是得買房,短期之內靠這種所謂預期,還不能使房價出現持續下跌的結果。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