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放大“智慧”效應 湖南謀求製造強省的路徑

2016年03月16日 08: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長沙3月15日電 題:放大“智慧”效應 湖南謀求製造強省的路徑

  作者 楊湘徽

  當湖南的中聯重科、三一集團將世界摩天大樓的最高泵送紀錄從400多米刷新至632米、828米時,工程機械企業也如中了勞倫斯魔咒一樣,在創造新高的那一刻迎來了經濟的下行與轉變。

  “最高、最快、最耐用……那些都是過去可見的競爭。”3月11日,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IMS研究中心主任李傑表示,“未來製造業的競爭更多是不可見世界的競爭。”

  在不可見領域裏,工業製造拼的便是智慧,讓機器滿足人類看不見的需求。湖南,一個中部工業大省,已運籌帷幄,開始尋求製造強省的新路徑。

  打造中國智慧製造示範引領區

  3月6日上午,北京。湖南省長杜家毫向媒體朋友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去年,裝備製造業成為湖南首個萬億産業,這為製造強省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拾級而上。湖南正在主動對接《中國製造2025》,大力推進製造強省建設。為此,湖南專門成立了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和專家諮詢委員會,加強頂層設計,出臺貫徹“中國製造2025”建設製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明確推進12個重點産業、實施7大專項行動、打造製造強省4大標誌性工程的“1274”行動,提出“一二三四”的推進路線,即圍繞製造強省這一個中心,瞄準發展保持中高速、産業邁向中高端兩個目標,實施政府精準扶持、企業精細管理、員工精益製造三項措施,推動製造業向智慧化、網路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奮力推進製造強省建設。

  3月10日,上海。湖南華曙高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新型金屬3D列印機FS121M在“2016亞洲3D列印、增材製造展覽會”上全球首發。這款列印機列印的義齒、骨骼可直接植入人體,將智慧醫療技術推進一步。華曙高科已成為中國工業級3D列印的領軍企業,而3D列印正是湖南未來五年重點發展的産業之一,也將成為製造企業創新的加速器。

  3月11日,長沙。三一集團聯合美中兩國智慧資訊類專家共同研討工業製造的轉型路徑。而會議室的旁邊便是亞洲最大的智慧製造廠房。它是三一重工的智慧平服務平臺以及三一大數據中心,成為企業智慧化試水的先行基地。

  而同城的工程機械另一巨頭——中聯重科,正發力於環境産業、農業機械,並將新版塊提升到與工程機械並列的高度。繼2015年底收購義大利領先環保企業LADURNER之後,中聯重科今年三月又收購湖南一家環保公司,環境産業戰略風生水起。

  不同方向的發聲回歸到一個中心。“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加快建設製造強省,智慧製造是主攻方向,打造中國智慧製造示範引領區是奮鬥目標。”3月15日,湖南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主任謝超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明瞭湖南建設製造強省的決心與方向。

  謝超英也坦言,放在中部六省乃至全國而言,湖南加快智慧製造發展,推進從“製造”向“智造”轉型的過程中,既有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也有我們的差距與短板”。

  湖南需要面對的是,如何發揮優勢,彌補短板?看似同樣的現實,湖南卻有不同的思考。

  優勢與劣勢並存的現實

  3月15日,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中低速磁懸浮示範線——長沙磁懸浮快線正有序地在鐵軌上來回試跑,不久將載客試運營。這已成為湖南乃至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閃亮名片。

  “在製造業領域,我省已有10個産業營業收入過千億元,其中機械裝備的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製造、電工電器等子産業都已跨入千億行列。”謝超英清楚湖南的工業優勢,聞名世界的除了軌道交通裝備,還有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為代表的工程機械。

  更重要的是,湖南的製造業在核心技術上獨具優勢。“比如,中車株機研發的軌道交通領域功率最大的永磁同步牽引電動機、世界首列超級電容100%低地板有軌電車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泰富重工攻克了智慧海上過駁平臺、全智慧無人化料場裝卸運輸系統等行業技術難關,填補了國際國內技術空白;長沙長泰機器人通過實施‘危險品智慧製造成套裝備-基於物聯網的工業乳化炸藥智慧自動化生産系統’專項,産品實現市場覆蓋面的快速提升……”

  但是,謝超英也不回避湖南製造向“智造”轉型中的劣勢。“産業層次整體不高,産業結構仍待優化,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滯後,大多數領域處於價值鏈中低端;企業資訊化水準仍然不高,兩化深度融合有待進一步推進,工業2.0補課、3.0普及和4.0突破並聯推進任務艱巨複雜。”

  湖南製造業的現狀輪廓初現:既有領先的個體,也有偏弱的整體。

  “創新驅動是製造業發展壯大的根本出路和關鍵一招。”在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看來,必鬚髮揮湖南在兩化融合、智慧製造方面的優勢,找準著力點,走出一條具有湖南特點的融合發展、轉型升級之路。

  但湖南高層更為清醒地認識到,這裡歷來不乏創新的基因與土壤。從近代左宗棠設立清政府規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廠,推進中國的洋務運動,到現在國內首條8英寸IGBT晶片生産線、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全國首條投入商業運營的中低速磁浮快線等新科技的不斷刷新,湖南的創新“大片”從未停止上演。

  官方要做的,就是如何將創新成功的示範效應幾何倍放大,拉動整體經濟的轉型與提升。這既包括現有領先企業轉型路徑的示範效應,也包括培育新興智慧産業的示範效應。

  加大力度強化示範效應

  市場的分佈猶如一個個神經元,企業越深入,對它的細微變化越能迅速捕捉到。“2012年前後是我們工程機械業的一個高峰。”一位從業人員的言語背後透露出此後行業的巨變。

  中聯重科應對巨變,通過加速海外並購、“跨界”發展來快速轉型,成功地由一家大型工程機械企業轉型為集工程機械、環境産業、農業機械、金融服務等多板塊業務于一體的全球高端裝備製造企業。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面對行業“陣痛”,正通過自身轉型創新和對外“走出去”雙向發力。

  三一集團則借腦創新,于1月12日推出醞釀已久的三一眾創孵化器——三一眾智新城一期項目。目前,已有近50家智慧製造和網際網路領域的初創企業或團隊入駐園區。“我們擬在‘十三五’期間孵化300家以上企業,完成年産值百億元,打造中部一流、全國知名的“網際網路+”智慧製造産業集群,最終打造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製造産業基地。”三一集團副總經理陸犇告訴記者。

  兩巨頭同時也選擇借“一帶一路”走出去,將銷售市場放在這條世界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上。

  詹純新認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的推進,企業有了更寬的國際視野。中聯重科成為首批入駐中白工業園的中資企業之一。此後,中聯重科和白俄羅斯當地的MAZ卡車集團公司合作,利用中國的工程機械技術和製造能力,與MAZ重卡底盤結合,用了7個多月研發製造出了適應當地市場需求的三種規格的汽車起重機和環衛清掃車。

  領頭企業的先行是一種示範,但政府選擇更大力度地去強化示範效應。目前,湖南已有2家企業列入國家第一批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還首批認定10家企業為“湖南省智慧製造示範企業”,授予長沙雨花經開區“湖南省工業機器人産業示範園區”。

  另外,截至2015年底,湖南已建成“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34家,初步形成了以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為龍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的企業技術創新平臺體系,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要讓這些示範項目起到最大的拉動作用,湖南很清楚,必須加強跨企業、跨産業的深度合作,尤其是與新一代資訊技術、3D列印技術、機器人技術等智慧新技術的合作,讓“智慧”連接示範基地,連接服務創新,連接平臺建設,讓更多傳統製造植入智慧的基因。

  “省政府出臺的製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把‘深入開展對接合作,擴大産業對外開放’作為九大重點任務之一。”謝超英詳細陳述,“具體來説,製造業的開放合作從三個方面來推進:一是推動製造業融合發展,培育産業跨界融合催生的新産業新業態,拓展發展空間;二是引導優勢製造業走出去,形成具有全球配置資源能力的跨國企業;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世界500強企業來湘設立研發、結算、數據、採購中心。”

  謝超英並且透露,為加大投入力度,省財政會拿出50億元設立相關産業基金,以此撬動500億元社會資金共同參與製造強省建設。預計到2020年,湖南將打造20個左右主導産業突出、創新能力強的特色産業基地,12個重點産業産值年增12%左右,帶動支撐全省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已然,湖南正在謀劃多方位輔助、放大湖南的“智慧”示範效應,用蝴蝶的翅膀扇動中國製造2025的風暴。(完)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