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重慶經濟為何劃出“靚麗上行線”?

2014-07-31 16:57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半年,在宏觀經濟仍存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重慶經濟劃出了一道靚麗的上行線,GDP同比增長10.9%。

  “基本走勢是平穩較快、穩中向好。”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7月30日在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説,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對今年經濟形勢做出預判,認為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根據這一預判,市委總攬全局、科學謀劃,市政府加強調度、具體落實,及早制定了相應政策措施。

  早抓項目

  年初,結合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進程,我市確定了“四十大項目群”支撐經濟發展,包括10大基礎設施、10大戰略性龍頭帶動産業、10大現代服務業、10大新興商務集群區項目,上半年,各項目群進展順利。

  “根據國務院不斷推出的刺激政策,我們抓住機遇,啟動了一批符合規劃、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張智奎説,如上半年蟠龍抽水蓄能電站、習水二郎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獲得國家核準,新增納入國家電源規劃容量130萬千瓦。

  精準調控

  與此同時,我市審時度勢,在政府性投資項目安排、財政支出重點和支出進度等方面靈活把握,做到區別對待、突出重點,計劃、財稅、金融三大杠桿形成合力。

  例如,針對部分行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問題,通過加強職業培訓、建立勞動力蓄水池、配套推進公租房、戶籍改革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學等政策,吸引在外勞動力回流、外地勞動力入渝,有力保障了電子資訊等重點行業企業用工需求,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

  同時,積極開展煤電油氣運調度工作,為工業生産、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注重實效

  結合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我市不斷完善實施財政、産業、投資、土地、環保等方面配套政策。

  上半年,城市發展新區明顯發力,GDP增長11.6%,9個區縣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準;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加快轉型步伐,商貿、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突出點上開發,園區經濟、特色旅遊商貿流通持續發力。

  同時,我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兩帶一路”戰略,推進向東向西對內對外開放,加強與國家部委規劃對接和工作銜接,在通道通關、平臺建設及爭取政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效,服務貿易“五大專項”工作紮實推進,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獲批,這些工作支撐了重慶利用外資、進出口快速發展。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

  此外,我市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推進133項重點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實施了25個重點改革專項,作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改革舉措取得突破。

  例如,在減少行政審批方面,市裏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的意見》,配套制定了《重慶市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目錄》和《重慶市産業投資禁投清單》,取消了19項核準事項,全部改為備案;僅保留48項核準事項,佔國民經濟419個中類行業的11%。

  上半年全市新設市場主體11.05萬戶

  “先照後證”將在全市推開

  本報訊 (記者 曾立)改革激發創業激情。記者7月30日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年初我市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至6月底,全市共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11.05萬戶。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先照後證”制度即將在全市全面推開。

  今年初,我市出臺《重慶市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所有”改革措施,讓創業變成了一件輕鬆的事兒。截至6月底,全市新設立的各類市場主體中,企業達3.81萬戶,新設企業中97.49%是民營企業。

  7月25日,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重慶市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簡稱《方案》),要求進一步推進落實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全面推行“先照後證”制度改革、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等推進註冊登記便利化。

  “之前,先照後證只在10個區縣試點。”市工商局副局長陳文渝説,現在,要在全市範圍內推開,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創業的便利。

  發揮“長江經濟帶”優勢 重慶推進與周邊省市合作

  本報訊 (記者 曾立)市發改委副主任黃朝永7月30日透露,雖然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規劃最終方案還未公佈,但重慶已主動“走出去”,尋求與周邊省市的合作。

  前不久,市發改委專程到成都與四川省發改委對接,希望雙方在幾個方面加強合作,一是基礎設施;二是産業對接;三是如何實現市場一體化;四是公共服務如何實現共建共用。

  此外,我市還將加強與貴州的合作。據稱,市發改委正在進行梳理,希望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上。

  對長江經濟帶的中游和下游,我市也圍繞通道建設進行了一些研究。

  與此同時,我市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推動沿線地區和國家的合作,包括與中東歐的合作,與俄羅斯的合作。“我們相關的科室都進行了對接,下一步將落實到項目上。”黃朝永説。

  全市中小微企業達44萬戶

  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3%

  本報訊 (記者 曾立)截至今年6月,我市中小微企業已達到44萬戶,佔全市企業數的99%,其中小微企業43.2萬戶,較去年末增加4.2萬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發展,近年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小微企業數量的快速增長,發揮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增加了社會就業容量。

  據市中小企業局局長尹華川介紹,截至6月底,全市中小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90.1萬人,新增就業25.7萬人,其中七成以上在小微企業中實現就業。

  與此同時,小微企業的發展對全市經濟“穩增長”也作出了顯著貢獻。1-6月,全市中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2376.5億元,同比增長11.0%,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6.9%,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3%,其中,小微企業經濟貢獻佔60%以上。

  16條政策“對症下藥”

  我市發佈小微企業專項扶持方案

  本報訊 (記者 曾立)門檻高、融資難、負擔重——針對小微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我市制定了16條政策措施,幫助小微企業邁過難關。7月30日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重慶市完善小微企業扶持機制專項方案》(簡稱“方案”)正式發佈。

  市中小企業局局長尹華川表示,新發佈的《方案》,按照“放開、減負、解難、引導”的要求,以問題為導向出臺的16條政策,可謂條條精準,可操作性強。

  如對於小微企業“準入”門檻較高的問題,《方案》明確,在全市範圍內,對小微企業執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和“先照後證”等制度,推進註冊登記便利化,進一步放寬小微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市將積極鼓勵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傾斜,對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融資性貸款收取的擔保費率控制在2%的給予財政補貼,同時健全微企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建立市級小微企業産業發展引導基金。

  針對小微企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我市將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樓宇産業園建設。據悉,近年來,通過積極推動樓宇産業園和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我市已為近9000戶小微企業提供了集聚發展的載體。

  上半年我市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97.9億元

  同比增長42.7%,高出全國平均水準31.3個百分點

  本報訊 (記者 郭曉靜 實習生 陳松松)記者7月30日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149.5億元,同比增長16.3%;利潤總額397.9億元,增長42.7%,高出全國平均水準31.3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實現利稅729.7億元,同比增長35.7%;資産總額13711.9億元,同比增長17.1%;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2.9%,同比提高23.2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産率25.7萬元/人,同比增長11.2%。

  據了解,在全市“6+1”支柱産業中,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是汽車産業,實現利潤169.04億元,同比增長91.1%;電子産業實現利潤39.72億元,同比增長24.2%;裝備産業實現利潤62.43億元,同比增長22.7%;化醫産業實現利潤11.48億元,同比增長3.8%;材料産業實現利潤17.66億元,同比增長96.9%;消費品産業實現利潤72.75億元,同比增長18.7%;能源産業實現利潤24.83億元,同比下降5.3%。

  我市39個行業大類中,有26個行業利潤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汽車製造、傢具製造、非金屬礦物製品、木材加工、紡織、服裝服飾製造6個行業增幅超過40%。

  上半年,五大功能區域工業利潤增幅均超過20%,增速排序依次是都市功能拓展區(57.1%)、城市發展新區(37.3%)、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27.2%)、都市功能核心區(26.6%)、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22.4%)。全市有26個區縣工業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墊江、大足、石柱、渝北、忠縣更實現了成倍增長。

  上半年兩江新區實現GDP847億元

  同比增長15.1% 有六個特點

  本報訊 (記者 陳鈞 實習生 王一淋)7月30日,兩江新區發佈半年報稱:今年1-6月,新區經濟總體呈現“穩開穩走”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基本符合預期,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847億元,同比增長15.1%,經濟運作顯現出六個特點。

  特點一:工業拉動有力

  規上工業産值增速連續18個月保持在25%以上。由汽車、電子、高端裝備“三大”,生物醫藥、通用航空、機器人“三新”構成的支柱産業,成為帶動增長的主動力。

  特點二:三産發展加速

  上半年,新區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379.26億元,同比增長10.5%。現代服務業引領增長,尤以金融業表現最為搶眼,在主流業態和新興業態比肩發展下,實現增加值67.85億元,增長25.9%,佔三産比重達到17.9%,並呈現出趕超批發零售業之勢。

  特點三:投資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新區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20億元,同比增長22%。值得一提的是,新區投資結構發生可喜變化,基礎設施投資佔比較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佔比提高2.3個百分點,房地産投資佔比下降0.1個百分點。

  特點四:對外貿易強勁

  新區不斷開拓參與國際分工的領域和深度,在繼續提高筆電産品份額的基礎上,加快承接東部沿海黃金珠寶加工産業,為新區外貿注入新的巨大動力。上半年,新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479億元,同比增長84%,佔全市的一半以上。

  特點五:功能輻射增強

  上半年,新區一批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項目推進順利,如航運功能方面,機場貨物吞吐量增長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0%。保稅功能方面,新引進保稅貿易類企業45家(含4家跨境電商企業),已實現交易額約5.4億美元。

  特點六:改革調動市場積極性

  遵循“寬進嚴管”的市場準入原則,兩江新區推出了先照後證、資本認繳、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制度、外資審批便利化、大部制改革等所有簡政放權措施,極大調動了市場積極性。

[責任編輯: 李佳佳]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