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7月29日電 (陳國方 阮鵬 徐金波)武漢有80多所高校、近120萬在校大學生,眾多國家級科研院所,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資源,可是依託科技成果轉化的産業卻競爭力不強。29日,武漢市政協舉行加快構建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專題會議,力圖改變上述局面,促進武漢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據武漢市科技局局長吳志振29日介紹,近年來,武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出建設國家創新中心,為此大力推動産學研協同創新,先後出臺深化武漢地區高校科研機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意見、武漢市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實施“青桐計劃”鼓勵大學生創業等新政,認真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補貼、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等政策。
同時,從産業鏈、創新鏈等環節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完善和發展給類技術要素市場,並在財政資金投入等方面引導金融資源服務産學研協同創新。
此外,通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科院武漢分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生物技術研究院、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廣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智慧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等10家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方式,創新産學研合作方式。
武漢市政協常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李燕認為,目前,武漢産學研協同創新初步形成大學、院所與産業合作的協同創新氣氛日漸濃厚,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領頭羊”作用明顯,平臺建設亮點紛呈,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等格局。
但也存在企業主體地位仍未形成,面向産業的創新源頭不足,市場環境仍然不夠優化。統計顯示,2012年武漢市2013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362個,僅佔17.2%;研發經費支出126.9億元,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1.3%,仍處於較低水準。同時,可供轉化的專利成果少,2013年全市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9735件,僅佔全市專利申請量的30%左右,每年實現轉化和企校對接的專利也僅在30項左右。
武漢政協委員、湖北鼎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順全指出,企業和高校在産學研協同創新中的目標取向不一樣,企業創新的目的是獲取市場佔有率和利潤,高校追求的是學術研究、發表論文;大學教授較少直接參與實驗工作,主要依靠沒有産品研發經驗且流動性大的學生來負責合作項目;科研院所偏重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脫節等問題,導致産學研脫節。
他説,要解決上述産學研協調創新中的主要問題,要在制度設計上保證學校有強烈的參與意願。改革高校以論文為主的職稱評定評價體系,建立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效果在內的多元評價體系。改革政府科研經費投入方向,突出企業在産學研協同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探索建立大學教授與企業研發經理之間角色互換新機制。
武漢市政協主席吳超表示,建立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既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又是武漢市是創新驅動,建設國家創新中心的現實要求。武漢政協本次匯聚各方智慧,旨在把脈産學研協同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從而加快武漢現階段創新能力、完善創新體系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並最終促使武漢豐富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完)
[責任編輯: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