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12月30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市常務副市長翁傑明30日在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時稱,2013年重慶市工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而2014年的目標是突破2萬億元。
2013年,電子信息產業成為重慶第一大支柱產業,各類智能終端產量突破1.3億臺。重慶汽車產量突破216萬輛,成為中國第二大汽車制造基地。
關于2014年重點工作,重慶首先將統籌推進五大功能區工業差異化發展。都市功能核心區重點發展工業設計、電子商務、金融結算等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工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都市功能拓展區要以兩江新區為龍頭,重點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建設電子信息、汽車和高端裝備等支柱產業研發和總裝基地。城市發展新區是先進制造業的主戰場,要大力發展裝備、化工、消費品、電子配套等戰略性、支柱型產業,建成重慶市工業經濟的主要承接地和川渝、渝黔區域合作的產業密集帶。渝東南和渝東北兩大生態區要著力推進特色產業,到2020年,聚集重慶市50%的消費品工業產值和60%以上的清潔能源。
重慶將按照集群化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強化支柱產業的支撐能力。
在招商引資方面,重慶將按照“整機+配套”垂直整合發展模式,著力引進“產品配送全球市場、面向廣大消費者、更新周期快、附加值高、物流不敏感”的“旗艦”項目,有針對性地引導新興產業向重慶聚集,依托品牌企業下單和整機帶動,形成以核心產品為主導的全產業鏈,滾動實施500個重大招商項目,2014年力爭重點在國際品牌轎車、平板電腦、工業機器人等產業上取得突破。
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重慶將著力發展3D打印、4D高清電子、輕型通用飛機、節能環保、納米材料、高檔醫療器械等高附加值新興制造產業;加速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軟件等信息服務業,以建設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為契機,加快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兩江國際雲計算產業園高等級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力爭及早面向全球提供數據服務。
重慶還將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一是推動物流業發展,重點優化“渝新歐”鐵路聯運通道,實現回程班列常態開行,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多式聯運,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係。二是推進電子商務,重點推進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項目建設,實現全套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等產業資源迅速聚集。三是推進工業體驗設計,引進培育第三方獨立設計企業加快重慶工業設計走廊建設,建設一批“四位一體”體驗中心,提升工業產品設計水平。(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