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38歲的馬文偉做完簡短的晨禱,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20年前,他依靠拉面手藝,離開家鄉青海只身來到廣州。如今,他在廣州的拉面館已經擁有兩家分店。
牛肉拉面,是西北穆斯林群眾喜愛的日常美食之一。一碗正宗的青海牛肉拉面,需要經過三遍過水,手工揉拉,配上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肉、牛油、牛骨湯等30多種天然配料精制而成。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東部,擁有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人口110多萬,是中國穆斯林群眾較為集中的省份之一。
上世紀80年代,青海省化隆縣的回族農民韓錄、馬乙卜拉等率先到福建廈門創業,開創青海農民在東南沿海城市開辦拉面館的先河。如今,越來越多的青海人在更多城市從事牛肉拉面生意。
據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提供的數據,目前青海的回族、撒拉族群眾已在中國100多個城市開辦了近3萬家牛肉拉面館,年收入超過20億元,實現穩定勞務輸出超過10萬人,“拉面經濟”收入已佔到青海農民在外勞務收入的一半以上。
青海人還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據當地媒體報道,目前青海人僅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國開辦的牛肉拉面館就有近500家。特別是在馬來西亞,青海牛肉面館已遍布吉隆坡、檳城、新山等20余座城市。
青海鼓勵打造屬于自己的拉面品牌。如今,僅化隆縣就有40多個拉面品牌在省外乃至國外注冊。
為促進“拉面經濟”發展,青海在拉面館相對集中的近60個內地城市成立辦事處,為在當地開拉面館的青海人提供咨詢,並為他們辦理《勞務輸出證》。這本被稱為“打工護照”的《勞務輸出證》扉頁上有青海拉面簡介,後面依次加蓋了就業、公安、民政局、教育等部門的公章和審核意見。
“有了‘打工護照’,我們在哪兒都可以找到自己人。”馬文偉的妻子馬小翠說。(記者 龐書緯)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