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吉林:農網改造點亮農村新生活

2013-03-18 14:2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長春3月18日電(記者齊海山)“你看看我們家里的擺設,電冰箱、電視、電腦……比城里人沒少啥,這都是農網改造解決低電壓帶來的改變。”吉林省伊通縣向前村村民郜鐵柱說。

  伊通縣向前村是首批電氣化村,郜鐵柱的家里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而且家里取暖都是用電。“我們家用的是灶臺式取暖爐,燒火提供熱源,通過電機水泵帶動管道里的熱水循環,和你們城里供暖是一回事。”

  農網改造和電氣化村建設,改變了農村配電網絡建設落後,變壓器容量小、供電半徑大、導線截面小的現狀。在吉林省,越來越多的農村用電更加方便、安全了。

  吉林省敦化市大橋鄉河東村孟祥民家里開了一個粉坊,粉條質量遠近聞名。“以前電力不足,再遇到天氣不好,粉條沒辦法及時風幹,品質大打折扣。農網改造後,電力有保障了,粉條質量上去後成了搶手貨,這才敢放手大幹。”孟祥民說,農網“卡脖子”問題解決後,農網供電質量和經濟運行水平大幅提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路越走越寬,心里別提多舒坦了。

  敦化市沙河沿鎮三河村養豬大戶尹月亮說,現在養豬一時一刻也離不開電。夏天需要用大型排風扇與噴霧器給豬降溫,冬天需要用大功率紅外線燈泡提高溫度。現在電力充足了,來年準備新建一個養豬舍,再多養500頭豬。

  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農電發展處處長高兆平說,吉林省全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全面提升供電服務質量。截至2012年末,已完成9個電氣化縣115個電氣化鄉鎮1315個新農村電氣化村建設,全省56.5萬戶的“低電壓”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近300萬農民受益。農網線路輸送能力、抗災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大大提高。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