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把電子商務更深地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工作重點,提升貧困戶運用電子商務創業增收的能力。依託農村現有組織資源,積極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未來,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將加速進入中國農村。據悉,相關具體措施包括: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優先在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實施,提高扶貧效率和精準度。加大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扶持力度,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百萬英才計劃,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發佈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指引和服務規範。優化全國農産品商務資訊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發揮行業協會優勢,開展專業領域的資訊服務。加強與批發市場、超市、電商企業的合作,建立農産品採購商數據庫,辦好農産品網上購銷對接會等。
有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扶貧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一個突出特徵是以電商扶貧為核心的資訊化扶貧。電商扶貧將改變貧困地區的市場基因,讓貧困地區對接網際網路大市場,以“資訊化賦能”的方式提升其競爭力。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則預測,未來中國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是一些涉農電商企業開始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採購到設計,尋找生産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産業鏈層級。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