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各路資本爭佔農村電商“風口”

2016年12月15日 11:07: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稻花魚”電商之旅能走多遠

  相關報告顯示,電商農産品上行市場“特産館”消費群體購買力強、分佈廣泛且高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網購品質的關注度很高。但《經濟參考報》記者接觸的一些業界人士表示,“稻花魚的電商之旅”目前剛剛“啟程”。未來要走得更遠,還存在問題和風險。

  辰溪縣副縣長楊晶輝介紹,目前,全縣網店超過300家,售賣辰溪本地農産品的個體網店近200家。當地出現了一批電商平臺,一些農産品電商經濟已經頗具規模。

  京東集團華中區公共事務副總監劉蕊説:“京東還會考慮和辰溪縣農戶直接合作建立生鮮生産基地,將産品納入自營生鮮館體系,由京東提供農資産品、技術支援和物流支援。”

  據悉,繼中央明確“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和國務院要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之後,今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就與京東集團簽署了《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十三五”期間,京東集團在貧困地區加大投資力度,主要用於生鮮冷鏈宅配體系建設,以保證將貧困地區生鮮産品配送到全國主要消費城市;在832個貧困縣中選擇200個縣作為電商扶貧示範縣。

  在農村電商發展方面,阿裏、蘇寧也在全面佈局:蘇寧雲商去年9月和國務院扶貧辦簽署了全國農村電商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探索“網際網路+土特産”的電商精準扶貧新模式;阿里巴巴與國家發展改革委達成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戰略合作的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共同支援300余試點縣(市、區)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

  以農村電商為背景的技術創新,近年來也呈現星火燎原的態勢。如有的大型電商為進一步通暢從配送站到鄉村推廣員環節,組織了無人機送貨測試。未來只要進一步改進技術並在“低空使用”等方面獲得政策許可,節省時間和人力資源成本、提高效率的農産品電商無人機配送體系有望建成;在網際網路軟體開發方面,也有大量資源被投向利用大數據驅動農産品流通創新發展的領域,越來越多農業從業者、消費者和政府共贏的農産品流通綜合服務平臺正在問世,有的應用工具或解決方案還開始觸及保險、融資等深水區。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