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汽油標準的發佈實施,對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改善每況愈下的空氣品質,治理日益嚴峻的霧霾天氣具有重要作用。
標準固然重要,但不打折扣地執行更為重要。不可否認的是,以往的油品升級工作中有不到位的地方。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國三汽油標準在2006年12月發佈,規定過渡期至2009年底。而直到2012年,山東某副省級城市才宣佈,“原計劃在2013年年底升級國三標準燃油的工作,有望‘提前’至2012年年底完成。”實際上,山東的情況並非個案,我國大多數城市也仍在執行國三標準。
專家分析認為,阻礙油品升級進程的主要原因,既與有關方面的動力不足有關,也與消費意願受到抑制有關。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對油品升級重視程度不夠,推行力度不強,治理措施不硬;一些煉化廠只注重短期利益,過於強調油品升級置換帶來的成本,而忽視了其帶來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大部分地方仍存在不同標準油品並存的現象,部分加油站甚至偷偷“混合銷售”。消費者擔心,在付出更高的價格後,會不會買到以次充好、摻雜摻假、虛假標示的汽油。同時,我國成品油品質仍然存在“多頭監管”的問題,生産環節由質監部門負責,準入門檻由商務部門把關,而流通環節則由工商部門管理,“誰都能管,誰都不能全管”的尷尬也導致了消費信心不足。
同時,國五標準雖是強制性標準,但至少目前還缺乏強制性手段。譬如説,如果不能如期完成,相關企業和部門將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目前來看,沒有相關規定能夠明確懲處標準。因此,標準的執行只能更多地依賴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自覺。參照以往油品標準升級中存在的問題,不少專家表示,國五標準的出臺對執行力將是一個嚴峻考驗。
毫無疑問,國內成品油升級道路仍任重道遠。在當前“治霾戰役”中,相關各方更需共同作為。煉化企業應把“綠色社會責任”放在心中,將百姓對清新空氣的民生需求放在首位,加速提升提供高品質清潔成品油的能力。各監管部門也應加強油品生産、批發、零售環節品質監管力度,嚴格市場準入管理和産品品質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品質違法行為,確保油品品質升級效果落到實處,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