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 正文

陳雨露:人民幣將在30年內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2013-05-26 14: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陳雨露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發佈的《走向核心國家——中國的“大金融”戰略與發展路徑》大型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出,未來30年(即到2040年),中國應該通過兩個‘三步走’戰略來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陳雨露在報告中提出,金融開放的本質是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金融産業的對外開放外,貨幣的國際化也將成為大勢所趨。“英鎊和美元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分別用了55年和50年,人民幣國際化也將是一個漸進而長遠的過程,通過‘三步走’最終將於2040年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陳雨露對兩個“三步走”進行了具體闡釋。他認為,首先,在人民幣崛起的使用範圍上,第一個十年是“周邊化”,即完成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使用;第二個十年是“區域化”,即完成人民幣在整個亞洲地區使用;第三個十年是“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關鍵貨幣。

  “第二,在人民幣充當世界貨幣的功能上,第一步是‘貿易結算化’,即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充當國際結算貨幣;第二步是‘金融投資化’,即人民幣在國際投資領域中作為投資貨幣;第三步是‘國際儲備化’,即人民幣成為國際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之一。”陳雨露説。

  該報告還明確提出了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時間表,認為綜合考慮國際經驗和國內環境,同時結合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時間表,“中國的資本賬戶開放應在2015-2020年間完成,資本賬戶開放的時間窗口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正好吻合”。

  報告還指出,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發展的大國,積極參與經濟和金融的全球化進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而資本賬戶開放是中國金融發展長期戰略的必然選擇。“對全球主要國家的實證分析表明,激進式的資本賬戶開放確實容易誘發系統性的金融危機,但較高的資本賬戶開放度在總體上伴隨著較低概率的危機發生概率。事實上,從長期來看,資本賬戶開放度的提高是有助於金融穩定的,但開放過程應避免採用激進模式。”

  報告認為,在漸進推進資本帳戶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完全可以借鑒發達國家關於“開放保護”的核心思想,一方面在名義上和原則上提高本國的金融開放程度,滿足參與全球化和國際競爭的“合規”條件;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具體的審慎監管條例和措施,對外資金融機構和國際資本施加必要的限制,確保金融的實際開放度保持在本國可承受和具有調控能力的水準上,從而將金融開放帶來的負面衝擊降到最低。(記者 姜春媛 孫炎)

[責任編輯: 郜利敏]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