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石化組織力量保障春節油品供應。資料照片
2010年將是石化行業結構調整之年。優化産業佈局、淘汰落後産能、實現産業升級將成為主線,並由此帶來影響石化行業未來發展的深刻變革。
抓住時機轉變發展方式
當前我國石化行業已進入以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為主要特徵的快速發展時期
2009年12月,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千萬噸煉油工程工藝流程全部打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1500萬噸/年。這是去年繼惠州煉油、獨山子石化、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産後我國大型煉油基地的又一重要進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趙俊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以來,我國石化行業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需求放緩的有利時機,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大力調整産業結構,取得了可喜成績。
據了解,多年來,基礎化工原料行業一直在化工行業生産中佔據龍頭地位,但近兩年來,這種格局正在發生改變。2009年,專用化學品行業以9633.2億元的産值和16.8%的增速,躍居化工各子行業發展之首,合成材料行業産值位居第三。這兩個行業在化工行業生産中的比重快速增加,標誌著産業和産品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正朝著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方向邁進。
他表示,當前我國石化行業已進入以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為主要特徵的快速發展時期。長期以來,石化企業規模小、數量多、佈局不合理是造成我國石化行業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原因。
趙俊貴指出,石化産業屬資源和技術密集型産業,對産業集聚的要求很高,分散的産業佈局將割裂産業上下游之間的聯繫,削弱産業的發展後勁。其次,大型石化項目如果遠出境口,將增加運輸成本,從長遠來看將削弱我國石化産業的國際競爭力。第三,石化産業對安全、環境的要求很高,産業佈局分散,將不利於建立公共環保、消防設施,從而不利於降低生産成本。
有關專家表示,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石化行業發展遇到嚴重困難,既是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結果,也是産業結構不合理等深層次問題所導致。基於這些原因,我國石化産業佈局調整勢在必行,未來幾年時間內,結構調整仍將是行業發展重要主題。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産業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年級煉化一體化生産基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組織編寫的《石油和化工産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
依託重大項目優化佈局
提高産業集中度是實施重大項目與調整産業佈局相結合的最終落腳點
《石化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堅持實施重大項目與調整産業佈局相結合。趙俊貴認為,提高産業集中度是實施重大項目與調整産業佈局相結合的最終落腳點。
他表示,依據石油和化工産業關聯度高、産業鏈長的特徵,應促進企業優化整合,構建有利於上下游協調發展的産業格局。
堅持實施重大項目,龍頭和優勢企業要進一步做強做大,企業組織結構也應逐步優化。《石油和化工産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指出,到2015年,全國煉油、乙烯裝置平均規模分別達到和超過世界平均水準。氮肥、農藥、氯鹼、電石等行業通過淘汰落後産能,減少企業數量,提高産業集中度,培育一批著名品牌龍頭企業,大幅提升行業百強企業銷售收入佔行業總量的比重,進一步擴大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數量。
與此同時,對於不適於淘汰、有保留價值的中小企業要做特做專,形成大中小企業並存、優勢互補、各有所長的發展新局面。
我國大規模的石化企業正在致力於不斷擴大自己的生産規模。以中國石化為例,近年來不斷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努力增加原油供應,2007年—2009年三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8.2億噸,石油可採儲量1.3億噸;2009年增加乙烯生産能力200萬噸,合成樹脂生産能力230萬噸,合成纖維原料生産能力50萬噸。
以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指導,石化産業的新一輪佈局調整已經拉開帷幕。《石油和化工産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産業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年級的煉化一體化生産基地。化肥、甲醇、電石等資源型産品向原料産地集中,主産區化肥、電石佔全國的比重分別提高到60%和70%。塗料、染料等精細化學品及化工新材料向消費地集中,形成一批與市場聯繫緊密、具有不同特色的産業園區。
下大力氣推動産業升級
淘汰落後産能和科技進步是石化産業升級兩個最為重要的支撐
在趙俊貴看來,産業佈局調整的過程也是石化産業升級的過程。
“淘汰落後産能和科技進步是石化産業升級兩個最為重要的支撐。”趙俊貴説。
《石化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規定,對煉油行業採取區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萬噸及以下低效低質落後煉油裝置,積極引導100萬至200萬噸煉油裝置關停並轉,防止以瀝青、重油加工等名義新建煉油項目。
在淘汰落後産能的同時,要堅持加快技術改造與推進自主創新相結合。加大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力度,推動産業技術進步;強化技術改造,促進石化産業技術的系統化和整合化;加強關鍵和前沿技術研發,增強自主創新對産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中國石化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9年,中國石化積極推進煉化佈局和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産品,不斷增強煉油化工競爭優勢。2009年新增煉油能力1600萬噸,新增乙烯能力100萬噸,天津乙烯項目和福建乙烯煉油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均得到積極推進。
同時,中國石化依託一批成品油品質升級改造項目,積極調整産品結構,提高中高檔産品比重,促進産品升級換代和油品品質升級。
通過簡化工藝流程、實施裝置間熱聯合、熱進料,採用高性能的催化劑及新工藝,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等,中國石化進一步降低裝置能耗物耗,優化壓縮項目建設投資,以較少的投資、先進的耗能指標、較低的操作費用實現油品品質升級。以上措施改造完成後,可生産歐Ⅲ標準汽油佔64%,歐IV標準汽油佔36%。其中高標號汽油比例達75%。
趙俊貴表示,加快石化産業的佈局調整,首先應提高對産業調整重要性的認識,應從國家發展和行業發展的全局考慮,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其次,在政府加強審批科學性的同時,也應組織行業協會加強科學規劃研究,對不利於石化項目長遠發展、不利於安全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項目應設置強制性規定;第三,在石化産業發展的制度規劃上,應完善投融資、財稅政策、土地等相關配套政策,提高石化項目環保、安全方面的準入。
[責任編輯: 胡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