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漁業簡介  > 正文

駛向深海的東港漁船——臺灣漁業調查組稿之四

2013-02-05 15:2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臺灣屏東2月5日電(記者譚喆 邢廣利)“船小好掉頭”,這是臺灣東港鹽埔漁港的漁民們在世代“討海”經驗中學會的道理。

  這個位於屏東縣東港鎮的漁港,自清代起就是臺灣三大天然港之一,如今不僅是寶島頗具規模的近海漁業漁港,也是重要遠洋漁業基地之一。

  雖然規模普遍不大,多為100噸以下的中小型漁船,但數量眾多、發展靈活成了東港鹽埔漁港的一大特色。

  擁有3艘漁船的東港年勝漁業公司負責人鄭聰德説:“油價上漲對臺灣漁民影響非常大。油錢就佔總成本的50—60%,再加上支付船員薪水、購買餌料、儀器損耗等,每天每艘船成本約10萬元(新台幣)。而高雄大型‘鐵殼船’成本則是我們船隊的兩倍。”

  鄭聰德告訴記者,他的船隊目前集中在西太平洋海域捕撈鮪魚(金槍魚),三、四年才回臺整修一次,日常補給在作業海域就近進行,捕獲的魚也直接從作業海域的港口銷往世界各地。

  據東港區漁會介紹,當地漁船遠洋作業海域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採用延繩釣法等方式,主要漁獲包括鮪魚、旗魚等,並外銷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鄭聰德表示,漁船噸位越大,則限制越多,成本越高,自己的漁船規模雖然有限,但便於轉變發展方向。因此,即使在成本高漲的情況下,這位新一代船東也不斷強調:將繼續從事漁業行業,“反正跟著魚走,出海就會有希望”。

  這也是近年來近海漁業資源逐漸枯竭,東港漁船重點向遠洋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單打獨鬥”的中小型漁船發展遠洋漁業面臨著不少挑戰。“例如要學會適應國際漁業組織的規定和制約,而且全球捕撈有配額限制,規模不大的漁船較吃虧。”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醜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為了對漁民加強管理,並樹立永續發展理念,保護漁業資源,東港區漁會一直努力推動落實“遠洋漁業觀察員制度”,促進漁船作業更加規範化、透明化。同時,漁會正籌備設立“小釣鮪延繩協會”,希望幫助東港漁民爭取更多配額。

  東港漁民的智慧除了體現在嫺熟的捕撈技巧上,更有資深漁民將漁業專長與高科技研發相結合,將魚鱗膠原蛋白“變廢為寶”開發出生技産品等。

  “討海人”轉戰“商海”,在提升海産資源利用價值的同時,也為自身發展贏得新契機。

[責任編輯: 楊麗]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