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首創產品傷害發現機制

2014-09-05 10:59 來源:中國質量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上海首創產品傷害發現機制

  以社區為依托 問題產品可在家門口解決

  上海虹口區柳營社區曹阿婆正為家里的電子血壓器不準犯愁時,設在家門口的缺陷產品監測點為她解決了難題。以居民社區為依托,設立產品傷害和缺陷信息監測點,持續、係統地收集和監測與產品有關的信息,最終為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供科學依據,將問題產品在家門口解決。這樣的監測點在上海社區內近日又新增了5處。

  自2008年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松江區3家醫院率先開展產品傷害監測工作以來,上海質監局又探索性地提出了拓展新的監測渠道、在社區內開展產品傷害和缺陷信息監測的思路。

  社區產品傷害和缺陷信息監測,通過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和代表性的社區設立監測點,係統地收集和監測產品信息、企業信息、傷害信息、傷害情況等,並將信息及時傳輸、統計、分析、預測及研判傷害成因、特點及產品缺陷的類型,最終為質監部門制定質量安全政策、實施質量安全管理、評估幹預措施效果、消除質量安全隱患等提供科學依據。從社區監測係統的整體設計來看,監測係統將社區吸納進大質量工作機制中,承擔著質量知識宣傳、質量信息傳遞、產品傷害信息收集和上報等功能。

  通過監測點,問題導向還可以成為質量工作的重要方法。以問題為導向的反向倒查機制,可以有效歸集信息、梳理問題、分析原因、倒查根源,最終提出解決方案,指導監督抽查、風險監測、缺陷召回、執法查處等。同時,質監部門將缺陷產品召回、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等信息下達社區,並對歸集的質量信息通過分析和研究,提出處置意見。

  據數據統計,去年3月13日,上海市首個產品缺陷信息監測係統社區工作站在松江榮樂居委會成立,去年已發布產品缺陷和召回信息7批次、收集產品缺陷信息10余條,涉及汽車、玩具、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

  沿著這個思路,今年8月,上海市質監局在虹口區廣中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新增柳營居委會、華昌路居委會等5個試點社區。依托和發揮社區貼近群眾、高效便民的優勢,加快試點推進,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社區開展產品傷害和缺陷信息監測模式,為實施產品安全監管夯實基礎,把觸角延伸至社會最基層組織,把質量工作的服務面惠及至最廣大的民眾。

  (記者霍一夫)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