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受“毒生姜”事件影響,杭州市場上外地生姜銷售不太理想。 吳婷婷 攝
中新網杭州5月15日電(記者 徐樂靜 實習生 吳婷婷)日前浙江杭州市場曝出存在“毒生姜”,當地相關部門對此十分關注,對流入市場的生姜進行多種檢測。15日,記者再次走訪杭州市區多家農貿市場調查發現,目前杭州市工商局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市場對進入市場的生姜一律開展索證索票的檢查,來源不明的生姜一律不得上市。另外,在外地姜被“嚴控”的同時,市場上本地生姜在悄然走俏。
日前,山東濰坊市峽山區被曝生姜中含有劇毒農藥“神農丹”,該農藥的主要成分涕滅威有劇毒。
記者了解,杭州市場上基本流通的都是外地姜,來源主要也是山東各地。為了確保杭州市場生姜安全,杭州農業等多個部門嚴格抽檢流入市場的生姜。
8日淩晨,杭州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抽檢出一批近500公斤“毒生姜”並集中進行銷毀。
如今,杭州市區的農貿市場生姜銷售情況如何?15日,記者再次走訪進行調查。
在競舟路農貿市場內,記者看到,整個市場內不再銷售生姜。
該農貿市場總經理邵國強告訴記者,根據杭州市工商局下發的通知要求,該市場對生姜的來源進行了檢查,目前市場幾家攤位的外地生姜均無正規憑證,因此被禁止銷售。
邵國強解釋市場內不再銷售生姜的原因,農貿市場內多為小商家,“進貨量小,因此很難拿到正規的進貨單。”
浙江中河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內,記者看到還有大量外地生姜在出售。該市場總經理吳建國表示,不是杭州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杭州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來的生姜、不是菜農自己生產的生姜,都算作來源不明,不能銷售。
記者聯係杭州市工商局獲悉,杭州市工商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市場對進入市場的生姜一律開展索證索票的檢查,對來源不明的生姜,一律不得上市。
杭州市工商局市場處方處長告訴記者,生姜銷售商必須要有足以證明生姜是從杭州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批發的各種交易憑證,才能被算做來源明確。
另外,記者在各個農貿市場內走訪時還發現,塊頭大的外地姜銷量並不理想,而本地生姜在市場悄然走俏。
記者隨機採訪了市場內的幾位顧客,買姜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帶泥的本地姜塊頭雖小,但吃著踏實。”
一位前來買菜的胡先生也說,“我家以前常買外地姜,現在出了‘毒生姜’的事情,都改買本地姜來吃了。”
中河農貿市場的生姜商家李女士也告訴記者,自從發生了“毒生姜”事件後,顧客都不大買外地姜了,不過本地姜倒是賣得越來越好了。
據悉,本地生姜主要以小林黃姜為主,這種生姜產自余杭臨平,據記載,小林黃姜的肉質黃、辣汁濃、味清香,頗負盛名,有著“小林黃姜、臨平甘蔗”的美譽。
不過,記者從杭州市余杭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龐英華處獲悉,小林黃姜目前的種植面積僅10畝地左右,種植和儲存小林黃姜的傳統工藝在漸漸失傳。(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