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烏鎮12月16日訊(記者 佟明彪)“面對全球互聯網發展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我們需要通過共同努力來創造更大的合作空間,通過共同努力來克服更多的艱難阻礙,通過共同努力來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在“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上這樣指出,他建議,要讓互聯網成為增進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橋梁,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成為增強相互交流的紐帶。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經濟日報社、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星島報業集團、澳門日報社協辦,中國經濟網和(臺灣)工商時報承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于12月16日下午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圖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 攝影
在談到兩岸和港澳如何創造更大網絡合作空間的問題時,任賢良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讓互聯網成為增進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橋梁。他舉例說,“不久前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大陸至少有1億人通過互聯網觀看了現場直播。而一位臺灣朋友在微信上告訴我,互聯網上的直播和回放,以及即時通訊軟件上的口口相傳,讓幾乎每個臺灣人都了解到大陸領導人的開放、包容、睿智、真誠。”
二是要讓互聯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當今時代,信息引導著資本、影響著決策、決定著交易,是最為寶貴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互聯網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在信息時代把握機遇、分享紅利,發揮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 任賢良如是說。
三是要讓互聯網成為增強相互交流的紐帶。任賢良表示,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與香港三大互聯網協會在香港舉辦“2015年首屆香港國際創客節”等類似活動就是很好的形式,“這對于深化內地與港澳臺合作發展,支持港澳提高互聯網水平、拉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為港澳臺青年人提供創新創業和就業空間,普惠港澳臺普通民眾,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任賢良還表示,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為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進行的探索,已經形成了各自的優勢,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的局面,比如,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已經躋身全球市值最高的20家互聯網公司。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保持世界一流水準,港澳利用發達的金融服務、完善的法律體係、語言優勢,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歐美優秀的人才和項目,還成為不少內地互聯網企業走向世界的橋頭堡。
[責任編輯: 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