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絡消費大國,據央行統計,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購用戶達3.5億人,平均每人消費超過3000元,網上消費總額達1.05億。但是,網上消費增多伴隨而來的是針對網絡購物的投訴,中國消費者協會稱,新增的消費投訴基本來自網絡購物領域。電商平臺雖然火爆,但監管法律嚴重缺乏,網店準入把關不嚴,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而在集中促銷期間,網絡平臺上的很多商家以“全網價格最低”、“史上最低價”等誇大語言進行虛假宣傳,“先提價後打折”,而網絡平臺上通用的信用評價體係本身就存在缺陷和漏洞,一些交易平臺係統的信用評價無法區別真實交易與虛假交易,而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方式也容易滋生,產品品質幾乎得不到任何有力的保證。
以手機產品為例,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通過網絡購買手機,假貨情況相當嚴重,假貨率已經超過7成。三星(中國)高級知識產權顧問介紹說,很多人在網購手機時都會遇到商家附贈一些手機套、防塵塞等小禮品,而事實上,這些噱頭證明手機本身就是假貨,三星手機出廠時非常規范,有防偽技術的封口貼,而部分網店售賣的手機產品完全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是山寨機。而中國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非正品手機售價並不便宜,大都在700到2000之間,消費者實際是用接近正品的價格購買了假冒產品,例如,淘寶網一款標價為1780元的三星手機,經鑒定後發現是一臺翻新機,並且與正規銷售渠道的同款手機只便宜300多元。因此,多位業內人士在呼吁加強網絡購物平臺監管的同時,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選擇規范、有信譽的實體店。
而迪信通便是手機零售實體店中的領軍企業,作為中國最大、最專業的手機零售連鎖企業,迪信通歷經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在全國擁有超過3000家門店,渠道完備,市場基礎深厚,手機保證全部為正品行貨,並始終堅持專業、品質、低價、服務的原則,在網購平臺的一片亂象中,迪信通良好的信譽形象和優秀的產品品質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讚譽。對此,迪信通常務副總王智峰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對網購平臺假貨泛濫的情況並不太了解,尤其是手機行業,網購平臺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很難鑒定,倒不如選擇迪信通這樣質量有保障的實體店,並且迪信通也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如果習慣了網絡購物,也可以選擇在迪信通這一類的官方上購物,貪圖一兩百元的便宜,往往會在產品質量上吃大虧,最後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