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節一過,上海鋼材貿易圈連續地震。
先是“鋼貿大王”肖家守旗下近10億資産被查封凍結。隨後,另一個鋼貿大佬周華瑞遭多家銀行的訴訟,涉事案件多達十余起。
幾年之前,在房地産市場繁榮之際,鋼材預期被市場大肆炒作,在“聯貸聯保”的融資模式下,鋼貿業被資本裹挾急速膨脹,曾經繁極一時。
而今,鋼貿行業不良貸款集中爆發,相互擔保融資的鋼貿企業們,遭遇了“火燒連營”般的系統性危機。
這一危機,甚至已開始向上游的大型鋼廠蔓延。
“大王”與“大哥”陷訴訟泥潭
“鋼貿大王”肖家守與“帶頭大哥”周華瑞的鉅額資産相繼被查封,沉寂許久的鋼貿圈借貸黑洞再度被引爆。
上海地區的鋼貿巨頭今年的春節過得不好。
2月7日,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新日恒力公告稱,因金融借款被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起訴,公司實際控制人、上海松江鋼材城董事長肖家守名下4.6億資産被法院查封;此外,肖旗下投資公司上海新日所持有的新日恒力8000萬股遭法院輪候凍結,凍結期為兩年。
新日恒力當日股價重挫8.13%。
2月10日,平安銀行和工商銀行的上海分行對肖家守的數起金融借款糾紛案件在上海浦東新區法院開庭。因肖本人拒絕出庭,法院方面表示將做開庭公告傳送,如再次缺席,則做缺席審判。
肖家守,現年45歲,福建周寧縣人。肖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鋼貿行業,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兩個規模巨大的鋼材交易市場,其下資産涉足金融、地産開發,是滬上地區經營鋼材生意的領軍人物,被圈內稱為“鋼貿大王”。
肖家守的困境,源於近年來鋼貿圈的融資黑洞。
2008年後,通過盤根錯節的金融借貸、擔保與反擔保,滬上地區的鋼貿行業獲得了大量融資。此後鋼價暴跌,大批鋼貿商陷入巨虧,無力償還到期的銀行借款,因提供了“擔保”,肖家守旗下多個公司被訴連帶賠償。
與肖家守情形相似,上海地區另一鋼貿大佬也陷入了“連帶賠償”的困境。素有上海鋼貿圈“帶頭大哥”、上海鋼市第一人之稱的上海鋼協會長、上海周寧商會會長周華瑞被多家銀行起訴。
上海法院網的資訊顯示,從今年3月起到6月,周華瑞將遭遇民生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和興業銀行在上海不同區域的支行起訴,訴訟案件多達22起。
鋼貿商“聯貸聯保”融資崩盤
在業內看來,從繁極一時到現如今全行業坍塌,導致鋼貿企業出現大規模資金危機的罪魁禍首,就是聯貸聯保的特有融資模式。
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水陸齊佳的地理位置,長三角地區一直擁有國內最大的鋼材交易市場。
2008年以後,滬上地區的鋼貿行業迎來了真正的黃金時代。
隨著4萬億投資盛宴的開啟,鋼價水漲船高,市場開始大肆炒作鋼材。
“那時候,一噸螺紋鋼利潤就在1000元左右,堪稱暴利。”王立,曾在上海當地從事鋼貿生意。據他介紹,由於潛在的需求預期,鋼貿企業開始一窩蜂大肆囤積鋼材。而在另一邊,鋼貿圈本身資金密集,流動現金規模大,融資成本高的特點也吸引了銀行的關注。
為了確保借款安全可靠,一種名為“聯貸聯保”的融資模式在銀行和鋼貿商之間應運而生。通過將3-5個鋼貿企業結成小組,聯合向銀行提出授信,每個企業均對貸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以降低貸款風險。
火爆的行情,加上“安全可靠”的融資模式,讓鋼貿企業受到了銀行的青睞,整個行業源源不斷地從銀行吸取資金。
但事情的走向卻和預想産生了偏差。從銀行貸出來的資金未停留在鋼貿行業本身,更多流向了在當時瘋漲的樓市甚至股市。
“那時七八個人就能成立個鋼貿公司,大家湊份子錢辦個擔保公司,相互之間形成複雜的擔保關係,再用擔保公司和鋼材市場重復質押的庫存吸引銀行貸款,借到的錢大多投到房地産裏。”王立回憶。
一時間,被資本包裹的鋼貿行業迅速膨脹,資金雪球越滾越大。
危局在2011年底開始顯現,無錫一洲集團老闆騙貸後跑路,旗下公司宣告破産,涉案金額高達10億元,掀開了鋼貿黑洞的冰山一角。
與此同時,政府開始實施房地産宏觀調控,加上鋼鐵行業産能過剩,鋼價大幅“跳水”,投入到樓市股市裏的資金難以抽回,大批鋼貿企業資金鏈斷裂。
發現鋼貿資金黑洞越來越難以填補,銀行開始恐慌,一度做得風生水起的鋼貿融資業務突然急剎車。隨著資金流動性的驟然收緊,鋼貿企業大批倒閉,還不上款的鋼貿老闆開始“人間蒸發”,破産跑路的戲碼屢現。
據統計,截至2013年上半年,僅在上海地區各級法院開庭審理的鋼貿商金融借款案件就超過600起,曾經繁極一時的鋼貿生意逐步走向崩盤的邊緣。
衝動過後,銀行變臉
在鋼貿圈資金系統性崩盤之後,處於恐慌狀態的銀行加大了對鋼貿企業回抽資金的力度。
“除去鋼貿企業本身亂象之外,銀行在貸款審核上的投機和風險控制意識的薄弱,是造成鋼貿危機的另一大主因。”劉琦説。這位某銀行的小微企業信貸部經理,接觸過上海地區鋼材交易市場、貿易商以及各銀行負責信貸的內部人士,深諳“聯貸聯保”這種融資模式的風險。
“投機心理、融資模式的設計缺陷,以及下游支行追求業績考核的衝動,是造成現在這種積重難返局面的原因。”劉琦説。
對於屢遭外界詬病的“聯貸聯保”模式,劉琦認為這種融資模式本身沒問題,但産品嫁接到鋼貿圈裏,忽略了行業系統性風險的隱患。
“這就像是連環計,把所有船連起來,便可乘風破浪變得穩固。但連環計最怕火攻,一旦所有小船都燒起來,整個就玉石俱焚,難以挽回。”劉琦認為,聯貸聯保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將同行業企業作為相互的擔保者,當行業遭遇系統性全盤的危機,所有企業自然難逃厄運。
此外,由於融資産品設計屬於銀行高層,和下級做信貸部門脫節,職能的不對稱讓下屬的支行只管做業績,大肆放貸,提高績效,收錄保證金,“反正産品不是支行做的,不用負責任”。劉琦介紹。
據媒體報道,目前上海地區涉及鋼貿業務的貸款金額已經接近1500億元。“這個數字還相對保守,真實的情況可能更多。”劉琦表示。
事實上,在2012年鋼貿企業貸款逾期集中爆發之後,去年一整年,多家銀行都在進行不良貸款的清理,調查貸款企業資産,加快起訴和催債。據業內估算,在目前上海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中,有超過9成是來自鋼貿融資。
“很多銀行現在都將尚未到期的鋼貿貸款歸入不良貸款一類中,以提足撥備。從兩年前起,我們行內就已經再沒有新增的鋼貿貸款了。”2月14日,交通銀行一位從事對公業務的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衝擊波波及大型鋼廠
鋼貿行業的大洗牌在所難免,産業上游的鋼材交易市場和大型鋼廠將受到牽連。
在銀行業受到鋼貿融資波及之外,産業上游的鋼材交易市場和鋼鐵企業也被牽連。
“過去一兩年還都是小的鋼貿企業被起訴和倒閉,現在這種在上海地區較大影響力的鋼貿企業也出現危機,説明行業的危局仍在不斷蔓延。”卓創諮詢鋼鐵分析師劉新偉則認為,目前滬上鋼貿危機已經由過去的小型企業轉移到行業龍頭企業,在鋼貿圈借款危機發酵近兩年之後,很可能在今年迎來集中爆發的頂點。
在他看來,鋼貿企業集體出局之後,上游的鋼材交易市場將直接遭受重創,“過去一年多來,長三角地區的多個鋼材交易市場相繼發生人員出逃、資産被查封,甚至經營者自殺事件,目前的交易市場,説十個裏面九個倒掉都不為過。”
與此同時,因為與鋼貿企業牽連過多,不少大型鋼廠也被捲入借款訴訟的風波之中。
去年7月到10月,山東鋼鐵因為之前為鋼貿企業做貸款擔保,被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發起了近20起關聯訴訟,涉案金額近10億元。
隨著鋼貿商倒臺,未來可能將有更多的大型鋼廠捲入風波。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下游鋼貿業承銷、經銷的行業蓄水池功效,上游鋼廠缺乏銷售渠道,在行業大勢不好的背景下,鋼鐵企業的經營將變得異常困難。”劉新偉説。
(文中王立、劉琦係化名)
□新京報記者 劉溪若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