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國家禽産業而言,H7N9禽流感的陰霾還未過去,許多禽産品生産企業依舊業績不良。這次衝擊給禽産業發展帶來什麼啟示?
消費市場未回暖
李享是北京密雲縣一家柴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戶,對於最近的雞蛋銷量,李享坦言“賣得不是很好”。禽流感影響銷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本想指望“五一”旅遊消費高潮拉動銷量,但是未能如願。
北京愛農養殖基地正常情況下每個配送日配送冰鮮雞100隻,禽流感開始後降到50隻、30隻,4月10日左右配送量已經下降到零,並持續至今。養殖基地15000斤冰鮮雞的庫存容量現在已經滿了。“隨著氣溫的升高,6月份這場疫病應該過去了,吸引客戶回流起碼要3個月,7月、8月又是肉蛋禽奶的消費淡季,所以預計到‘十一’以後消費市場會真正恢復。”愛農養殖基地總經理陳連山説。
相比禽流感對消費衝擊的短期憂慮,養殖者更擔心禽流感對整個禽産業的發展帶來的長遠影響。從1月份開始預訂雞苗、做計劃並進行生産,到4月、5月正是許多廠家發雞雛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禽流感集中發生,許多養殖戶訂好的雞苗就不要了。陳連山説:“現在養殖戶和養殖量減少了,等市場好轉後又沒有足夠的禽類産品適時滿足需求,可能會引起禽産業新一輪的波動。”
禽産業是勞動密集型産業,這些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禽産業面臨著招工難問題。禽流感發生後,禽産業流失産業工人的情況變得更嚴重。愛農養殖基地有50個工人在一線生産,其中有一半的工人因為擔心自己的健康安全有離職意願。
疫病風險難分散
因為自身的一些特性,禽産業疫病防控存在難點。地上跑著小雞、水裏遊著鴨子、天上飛著鴿子,禽類不但品種多,疫病傳播渠道也多,這是疫病防控的難點之一。其次,禽産業的養殖者還存在大量的小規模養殖戶和一些散養戶,養殖條件有限、養殖手段落後,不利於疫病的防控。
一旦禽流感疫病發生,採取的常規手段有封閉管理、加強消毒和監測、設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重點防控以及發現疫病後對禽類捕殺無害化處理等。除了這些常規動作,養殖者和養殖企業幾乎沒有其他有效辦法應對當前問題,這加重了禽産業在疫病中的“傷勢”。
禽産業的疫病災害風險分散機制不健全,導致企業或個人必須承擔大部分損失。北京愛農養殖基地存欄5萬隻雞,禽流感後每只雞政府補貼3元錢,5萬隻雞共補貼15萬元,總經理陳連山告訴記者,這15萬元對於企業應對禽流感遠遠不夠,僅夠公司堅持1個月,而在客戶回流需要的更長的時間裏,公司只能“硬扛著”。為什麼不能實現風險分散?陳連山説,對疫病的投保難以操作,因為禽流感病毒有多個亞種,這次發生的病毒和下次發生的病毒未必一樣,投保了這個病毒,萬一發生了新病毒還是要自己承擔。
規模養殖需引導
這次禽流感的衝擊對禽産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禽産業如何提升應對風險能力,實現良性發展?
北京畜牧獸醫總站副站長陳余説,禽産業需要提高專業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讓産業發展上層次、上水準。散戶養殖不規範,養殖條件差,容易發生疫病,而且監管難度大。現階段還存在著數量不少的散戶養殖,要逐步引導農戶走專業化和規模化養殖道路。
北京百年栗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順已經從事禽産業20多年,他認為養殖企業需要走向自動化和全産業鏈,自動化設備不但降低了養殖生産勞動強度,而且讓養殖的每個環節都是可控的,實現了企業的高效安全生産。
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應該給禽産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通過科學引導健康合理的消費,減少不必要的恐慌,維持市場和生産的穩定。一發生禽流感類似事件就不吃禽産品的現象,對整個禽産業衝擊很大,也浪費了社會生産資源。“通過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疫病對人類産生的危害。”陳余説。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