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點擊排名  > 正文

甘肅臨洮縣長柴生芳過勞猝死 萬名群眾自發送別

2014-09-16 11:11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柴生芳説:“不了解群眾疾苦,不了解百姓意願,那工作不就成了瞎忙活了?開門辦公,就是要讓群眾能走進咱的門,找到咱的人。”

  農民茍勝利説:“柴縣長是個幹實事的好領導。他就是我們的親人。每次他一踏進家門,我都覺得是打工的哥哥回來了。”

  柴生芳説,家底不清,方向不明;數字不準,道路不穩。一幅臨洮的經濟發展地圖成了他形象的作戰圖,挂在墻上,記在心裏,落到實處。

  柴生芳對妻子説:“錢財是身外之物,人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不隨便收別人送來的東西,這要成為咱們家的一條規矩。你要是做不到啊,咱們可就要離婚哩。”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包銳 魯丁|甘肅臨洮報道

p20

  2014年4月17日,茍家山村麻家窯村民小組,柴生芳在地頭與他的雙聯戶麻天明交談,了解黨參種植情況。

  2014年8月18日。甘肅省臨洮縣城。數萬人涌上街頭。

  農民、工人、幹部、學生、企業家、營業員……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從千家萬戶趕來,他們在與自己的好縣長柴生芳做最後的告別。

  “馬啣山上永生此木,洮河岸邊千古生芳。”

  “獻身心為人民,還正氣給天地。”

  “柴縣長,您辛苦了,一路走好。”

  ……

  他們在用自己的真情編織著一個個質樸的花環。

  45歲的風華英年,20年的工作磨礪,博士縣長的赤子之情,造就了人民的柴生芳,造就了時代的柴生芳。

  柴生芳,一個普通的名字,連起了一顆顆素不相識的心。柴生芳,一個了不起的名字,照亮了一條條通向幸福的大道。

  為群眾疾苦豎起耳朵

  柴生芳在臨洮縣工作了3年,不論是當常務副縣長還是縣長,他都把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在別人眼裏,他是“父母官”;在他心中,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是為百姓排憂解難的公務員。打開大門聽民聲,邁開雙腳察民情,他為群眾的疾苦豎起了一雙傾聽的耳朵。

  漫洼鄉三峴村,是臨洮縣東部最偏遠的山村。2014年4月29日,柴生芳帶著縣扶貧辦主任到村裏調研扶貧攻堅工作。他們先去村委會辦公室了解了情況,走訪了學校,然後坐上車,準備走訪農戶。

  柴生芳調研一向輕車簡從,這次他們幾個人坐的是一輛車。離開村子不大一會兒,他們看見對面一輛摩托車停在了路中間。一個30來歲的青年婦女雙手叉著腰,攔住了汽車。縣扶貧辦主任還沒想出該怎麼辦,柴生芳已經開門下車,急速朝青年婦女走去。

  見她怒氣沖衝的樣子,柴生芳慢聲細語地問她是怎麼回事。還沒等問清楚,就看見不少村民紛紛湧來。有的騎著摩托車往這奔,有的從山坡上往這跑。一時間,男男女女,集聚了20來人。

  一看來者不善,隨行人員急忙上前擋住。“咱們黨的幹部,哪有怕群眾的!” 柴生芳撥開他們,走到亂亂哄哄的人群中,問大家有什麼問題。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嚷了起來。柴生芳放大嗓門説:“鄉親們,不要急!我就站在這兒聽。大家不要亂,一個一個説。”

  “村上的低保不公平,享受低保的人生活條件比我們還好”;

  “修鐵路拉沙子的補助款分配不公開”;

  “村支書連任十幾年了,辦事不公道”;

  ……

  村支書慌忙趕上前來,“你們這是胡攪蠻纏……”

  柴生芳厲聲喝道:“讓大夥兒説話,你別插嘴!”

  村支書訕訕地退到後邊,村民們一個個地訴説著心中的不滿,柴生芳認真地做著記錄,氣氛慢慢地緩和下來了。

  “走,你領著我們到你家看看。”柴生芳拍拍那位怒氣最大的村民,村民們前呼後擁地向山村走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支書這回蔫了;這個縣長真行,不怕咱堵他,還真沒有官架子!

  走訪了七八戶村民後,在一戶村民的院子裏,柴生芳止住腳步,轉過身來,斬釘截鐵地説:“鄉親們,今天你們反映的是實情,説的是實話,我都記下了。村上低保不公的問題,我馬上安排調查組來,按照政策合理解決;其他問題我們會按照程式儘快解決。鄉親們,請相信,請放心,咱們共産黨的幹部就是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

  村民們熙熙攘攘地簇擁著縣長上了車。柴生芳揮手向大家告別。車漸漸走遠了,村民們那雙高高揚起的手還不肯放下。

  上車後,柴生芳給縣民政局負責人打了電話,談了三峴村低保存在的問題,説:“你們立即組成調查組,明天就進村;原有結果作廢,推倒重來;一定要按程式開展工作,一定要讓群眾滿意。”

  第二天調查組就進了村,入戶摸底,召開村民小組會議,民主評議,三榜公示,重新確定了低保戶。村民們沒有怒氣了。

  回到縣裏,柴生芳就向縣委彙報,由縣紀委成立了調查組,立案調查村支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久,根據調查結果,漫洼鄉黨委調整了村支書。村民們沒有怨氣了。

  “開門辦公、馬上就辦”,是柴生芳工作的一條原則。他辦公室的大門始終敞開著,打通了群眾反映情況的快速通道。有的同志説,人來人往亂哄哄的,怎麼工作呀!柴生芳説,不了解群眾疾苦,不了解百姓意願,那工作不就成了瞎忙活了?開門辦公,就是要讓群眾能走進咱的門,找到咱的人。

  2014年春季的一天上午,一名50多歲的婦女走進了柴生芳的辦公室。柴生芳抬頭一看,見她佝僂著一隻手走過來,便起身迎上去,握住她的手,問她有什麼事。這位婦女滿臉愁容地説,她是洮陽鎮人,得病好幾年了;家裏窮,沒錢治,手伸不開幹不了活,實在沒辦法;聽説普通人也能找著縣長,就來看看能不能要點兒補助,好去治治病。

  柴生芳聽完後,安慰她説:“老姐姐,別著急,我這就給你辦。”説著拿起電話給洮陽鎮打電話,問他們能不能幫這位婦女申請些補助,好讓她去治病。放下電話,他告訴這位婦女,明天你就去鎮裏找民政辦,他們會幫你辦好這件事。

  婦女聽了這番話,情不自禁地讚嘆:“沒想到縣長辦事這麼幹散(方言:乾脆利落,不黏糊之意)!”

  柴生芳説:“這沒啥。能一次解決的事情,就不會讓你來第二回!”

  不久,那位婦女得到了2000元的補助,她終於有錢到醫院看病去了。

  3年來,柴生芳開門聽,下鄉聽,走路聽,入戶聽……他一邊傾聽、一邊解釋、一邊工作。他聽明瞭群眾的疾苦,聽懂了群眾的期盼,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就連那些反映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人,也為他的坦誠、懇切、和藹所打動。他們説:“有了柴縣長對咱的這態度,不管問題解決沒解決,這心裏先不擰著了。”

p23

  為了54萬臨洮人民的福祉,為了臨洮的經濟發展,柴生芳把熱血和生命獻給了這2851平方公里的熱土。

  為百姓幸福俯下身子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柴生芳經常用這類格言勉勵自己,教育下屬。

  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作官,更沒有把自己當作“父母官”。他説自己原本就是個農村的“放羊娃”,他十分珍惜組織給他的施展才華的機會。在基層領導幹部崗位上,他俯下身子,為百姓的生存和發展嘔心瀝血。

  柴生芳自到臨洮工作以來,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能走車的地方開車去,車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路去。全縣323個行政村,他跑了近300個。僅他任縣長的9個月裏,行車總里程就達4萬多公里,日均行程近200公里。

  臨洮縣北部有座海拔3600多米的馬啣山,辛店鎮的茍家山村就挂在半山間。這個村201戶人家,907口人。2011年,村裏1971畝貧瘠的山地,種了小麥700畝、馬鈴薯800畝、中藥材200畝,剩下的種了些豌豆等雜糧;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有1500元,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

  柴生芳就把茍家山定為自己的聯繫幫扶村。他先後11次深入茍家山,指導村裏發展生産,幫助農民擺脫貧困。

p24-1

  在臨洮工作的3年間,柴生芳開門聽,下鄉聽,走路聽,入戶聽……他一邊傾聽、一邊解釋、一邊工作。他聽明瞭群眾的疾苦,聽懂了群眾的期盼,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p24-2

p25-1

p25-2

  2012年3月,柴生芳到臨洮任常務副縣長剛半年,第一次來到茍家山。經過調查研究,柴生芳感到,要想改變這個山村的貧困面貌,就得揚長避短,引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指導農民調整農業生産結構。

  他領著大家算了一筆賬:種小麥一畝毛收入400元,種馬鈴薯1000元,而種中藥材可達4000元。他們決定,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形成以中藥材為主體的種植結構。

  他領著大家算了第二筆賬:現在農民養的是土羊,一隻羊只能長到40多斤,賣到400多元;而優良品種的小尾寒羊,一隻卻能長到七八十斤,賣到800元上下。他們決定,改良養羊品種,發展設施養羊,擴大養殖規模。

  如今,村裏已經有了村民麻天貴自建的養殖場,飼養的全是小尾寒羊,目前存欄110多只。在柴生芳的協調下,村裏建起了32座標準化養殖暖棚;全村養羊900多只,其中小尾寒羊400多只。全村種了1200多畝黨參、黃芪等中藥材,小麥和馬鈴薯各種了300多畝。2013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了2500元。眼下,看著地裏綠油油的黃芪、黨參,看著棚裏雪白的綿羊,村民們説,多麼希望柴縣長能看到藥材賣個好價錢,養羊得個好收入,日子上個大臺階啊……

  茍勝利是茍家山村的青年農民。他精明能幹,妻子吃苦耐勞,但是上要照顧癱瘓了10多年的老奶奶,中要養活先天不足、無法種地的哥哥,下要拉扯兩個上學的孩子,日子過得很艱難。這樣的困難戶自然就成了柴生芳的第一批聯繫幫扶戶。

  2012年3月26日,柴生芳第一次來到茍勝利家。茍勝利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領導。他結結巴巴地回答著縣長的詢問,家裏共有18畝山地,10來畝種了馬鈴薯,其他的種了小麥,一年毛收入也就萬把塊,僅夠粗茶淡飯糊住嘴;只有過春節的時候,才能買上一點肉,全家老小美美地吃上幾頓。

  柴生芳認真地記著筆記,不時地輕輕點著頭。“你家裏的困難是不是這三條——老奶奶要看病,哥哥沒事做,種地收入少?”聽完了茍勝利的話,柴生芳替他做了總結。

  “就是,就是!這些正是我的鬧心事。可該怎麼辦呢?”茍勝利興奮起來了,嘴皮子也利落了。

  “你看這樣行不行?老奶奶的病該治還得治,不管怎麼著,一定要把老奶奶照顧好,給她養老送終。”

  茍勝利深深地點點頭。

  “你哥哥我幫著找個工作,讓他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真的嗎?”

  柴生芳點點頭,“你那些地能不能多種些黃芪、黨參,種藥材收入好些。”

  茍勝利不斷地點著頭,傾聽著縣長為自己這個“小農民”料理家務,心裏不由得涌上了一股暖流。

  臨別時,柴生芳給他留下了手機號碼,再三叮囑:“有事就直接給我打電話。”

  不久,茍勝利的哥哥被安排到一個建築公司當保管員,一年收入兩萬多元。當年,茍勝利種了4畝黃芪、黨參,收入兩萬來元;2014年,中藥材的種植面積又擴大到了8畝。

  2012年4月的一天,茍勝利收到了一條手機短信,原來是柴縣長問候他全家好。他驚喜地回了短信。

  5月,他聽説村裏有兩戶“雙特戶”(住在特別危險的區域、家庭特別困難的農戶)的建房指標,他是成手的瓦工,很想攬下這兩個活兒,於是就壯著膽兒,試著給柴生芳發了條短信。沒想到縣長真的幫他聯繫成了。茍勝利拿到了活兒,掙了一萬多元。

  打那兒以後,一到端午、中秋、元旦、春節,茍勝利就會忍不住給縣長髮個短信;柴生芳都會及時回復。

  幹部心裏想著百姓,百姓心裏就會記著幹部。柴生芳按照自己的習慣,在筆電裏記著,2014年5月4日,“茍勝利,養了4隻母羊,種了8畝洋芋、8畝藥材。貸款2萬元。希望藥材賣個好價錢,找銷路,將合作社的作用發揮好。”

  茍勝利也有個筆電,上面記著:“2012年5月5日,柴縣長為我們送來洋芋種子……2013年3月,柴縣長為我們送來了一隻小尾寒羊,讓我們加快經濟收入……2014年2月份,柴生芳縣長來我家指導開春種植,並給我們帶來化肥……”

  這些年,每當有人跟他談起柴生芳,茍勝利總會無限深情地説:“柴縣長是個幹實事的好領導。他就是我們的親人。每次他一踏進家門,我都覺得是打工的哥哥回來了。”

  為經濟發展傾注心血

  柴生芳辦公室的墻上挂著兩組大圖。一組是重要經濟指標進度表,省、市列重點項目建設進度表,爭取項目資金、招商引資進度表;一組是2014年臨洮縣産業示範村分佈示意圖,2014年臨洮縣産業潛力村分佈示意圖。柴生芳把這些圖叫作他的作戰圖。

  柴生芳深知,要想實現群眾的意願,要想謀求人民的幸福,就必須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傾注心血,奉獻智慧。

  2013年10月18日,甘肅省召開了全省扶貧攻堅推進大會。省裏的實施方案下發後,各縣也隨之制定方案。時任代縣長的柴生芳決定:一要先摸清家底;二要把規劃、方案落實到每一個行政村,把扶貧攻堅作為農村工作的切入口。10月19日,柴生芳安排從扶貧、農業、畜牧、水務、交通、住建、教育、文化、衛生9個部門抽調30多人,組成3個調查組,分赴全縣18個鄉鎮、323個行政村走訪調研,摸清底數。

  柴生芳説,家底不清,方向不明;數字不準,道路不穩。他指導設計了一份統一的表格,內容從大類到中、小項,涉及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大到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産業、公共服務,小到自來水入戶、集雨水窖、小型人飲工程、山泉水……拿到這份“三農情況普查表”,大家都很驚訝,紛紛説,縣長把工作做到家了,我們只要把數字填上就行了。

  3個調查組馬上分頭行動。柴生芳也親自下村調研,還及時對各組報上來的數據檢查復核。摸清了家底之後,柴生芳又指導相關部門按照全縣的自然地理特徵、資源優勢、産業基礎和群眾習慣,科學合理地制定規劃。

  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努力,2014年2月13日,浸潤著柴生芳心血和相關部門同志汗水的方案出臺了。《全縣深入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1236:是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同志倡導的全省扶貧攻堅戰略,即“一個核心”: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確保貧困地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準以上;“兩個不愁”: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三個保障”:保障扶貧對象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六大突破”: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産業培育、易地扶貧搬遷、金融資金支撐、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素質提升)一共140頁,其中細化到村的表格就有78頁。《方案》把臨洮縣的強村列為産業示範村,弱村列為産業潛力村,提出了“強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既符合科學發展又顧及農村實際的建設標準和指標,細化了任務目標、産業培育、基礎建設、幫扶措施、責任考核“五個到村到戶”的精準扶貧機制,繪製了一幅新農村建設的美麗藍圖。

  柴生芳又請人把這些內容製成了地圖。地圖上,每個行政村的位置都用圖識標注著産業發展方向,畫著牛、羊、豬、雞,馬鈴薯、中藥材、蔬菜、瓜果、花卉、苗木,農民工在建築工地。這幅臨洮的經濟發展地圖,就成了他形象的作戰圖,挂在墻上,記在心裏,落到實處。

  臨洮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工業弱縣、人口大縣、財政窮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因地制宜,實現向工業強縣的轉變,成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要戰略任務。

  2009年,臨洮縣設立了省級的臨洮經濟開發區,中鋪工業園是整個開發區的龍頭。它是上屆政府規劃建設的重大項目。柴生芳接班後,堅定地提出,按照上屆政府的思路走,一屆一屆抓落實。用園區領導的話來説:“以前石琳書記當縣長的時候,就是園區主任;現在的柴縣長,也像是園區主任。”這個園區從2009年開工建設,已經引進35家企業,其中14家建成投産,17家正在建設。

  2012年8月,山東招金集團與臨洮縣政府簽訂協議,在中鋪工業園投資建廠,成立甘肅招金貴金屬冶煉有限公司。這個項目總投資20億元,建成後,每年可實現稅收近億元。它成了迄今為止縣裏引進的投資額最大的項目。

  第二年3月,投資7.3億元的一期工程動工建設,相配套的供水擴容工程也開始開工。擴容工程由縣裏負責實施。設計管線總長12公里,要經過3個鄉鎮,佔用一些耕地。

  2014年5月17日,招金公司一期建設基本完成,具備了單車試産條件。招金集團董事長從山東來到公司,實地了解項目情況。柴生芳聞訊趕來,和招金集團董事長一行座談。

  會上,柴生芳得知了供水擴容工程進度緩慢,將會影響試生産。座談結束後,他顧不得吃已經做好的工作午餐,直奔6公里外的施工現場,召集了縣政府的分管領導、水務局長、施工企業和鄉鎮的主要負責人,一起開現場辦公會。

  柴生芳詢問了工程進展緩慢的原因。鄉鎮的同志説,他們做通了一段土地承包戶的工作,施工企業就應該開挖敷設一段,免得工作反覆;施工企業説,應該等鄉鎮做通全部農戶的工作後,再開挖敷設,否則施工機械拉來拉去,會增加成本。柴生芳弄清了癥結,當場作出安排:鄉鎮負責組織開挖和回填管道溝,縣裏按照預算給鄉鎮撥付費用;施工企業負責敷設和焊接輸水管;水務部門負責採購材料。他還答應了施工單位的要求,安排撥付100萬元,用於採購設備和施工急用。責任明確了,配合默契了,進度加快了。原來每天只能推進100多米,此後能夠推進1000多米。

  7月底,中鋪工業園供水擴容工程全部建成。8月初,招金公司開始試車,不久全面投産。招金公司的負責人高興地説:“真沒想到,柴縣長辦事就是乾脆利落,我們來臨洮投資真是選對地方了!”

  像往常一樣,柴生芳把這些記進了他的工作筆記。在臨洮寫下了170多萬字的筆記中,記滿了他的工作,記下了他的足跡。為了54萬臨洮人民的福祉,為了臨洮的經濟發展,柴生芳把熱血和生命獻給了這2851平方公里的熱土。

p26

  2014年8月18日,臨洮縣萬名群眾自發涌上街頭,送別他們的好縣長柴生芳。

  為大寫人生挺直脊梁

  “柴縣長的清廉,那是沒的説!”不論是部門和鄉鎮的負責同志、一般幹部,還是企業界人士,甚至是普通老百姓,凡是了解他的人,都這樣稱讚身邊的這位領導幹部。

  2011年9月,柴生芳剛到臨洮不幾天,陪同一家外地客商到縣裏考察。中午,他領著客人到政府招待所吃飯。客商的一位工作人員拎著個塑膠袋,走到汽車旁,遞給了司機朱師傅,説這是公司形象宣傳的小禮品,老闆到處都送的。朱師傅一聽,也就沒再多説什麼,隨手把塑膠袋兒放到車上了。

  吃完午飯,送走了客商,柴生芳來到車上準備回單位,朱師傅告訴他,客商送了個小禮品,説是已經跟領導打過招呼了。聽了這話後,柴生芳語重心長地説:“做領導的,不能收禮。咱們可得説好,以後不準再收別人的禮物,這要成為一條規矩。”自此之後,在朱師傅陪伴柴生芳的3年裏,車上再也沒有放過別人送來的禮品。

  柴生芳堅持開門辦公。剛開始大家不習慣,有時候還會隨手關門。柴生芳就會對他們説,我們談的是工作,沒什麼見不得人的。時間久了,大家知道了他的這個習慣,就再也沒人關門了。柴生芳跟身邊的工作人員説,大門敞開,送禮的人進了門就不好意思送了。

  一次,柴生芳很熟識的一位外地朋友出差路過臨洮,順道來看他,手裏拎著個袋子,上面印著企業的LOGO,裏面裝著兩小袋茶葉、一個印著同樣LOGO的塑膠杯子,還有一些企業的宣傳資料。原來,他的這位朋友是做桑葉保健茶生意的。

  接過朋友手裏的袋子,柴縣長樂呵呵地説:“你這個茶我先嘗嘗,如果好,可以幫你宣傳推廣,資料我也留下學習學習,這個杯子嘛,是你花錢做的,還是拿回去吧。我跟大家都説過,我是不收禮的。儘管咱們是好朋友,讓大家看見了産生誤會就不好了。”

  他這位朋友高高興興地接過了杯子,高高興興地聊了一會兒,又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2014年春節前,下面的一位負責同志到柴生芳辦公室彙報工作。兩人談完後,他掏出一個信封,一邊往辦公桌上的文件下面塞,一邊説:“您對我們這麼支援幫助,一點小意思,就算是給您拜個早年吧。”柴生芳的臉色立刻嚴肅起來,説:“咱們黨的規定你還不清楚嗎?你這是愛我呀還是害我呀?”一邊説著,一邊把他的手推了回去,“咱們有工作談工作,有事情辦事情,就是不能搞這一套。”看看柴生芳嚴厲的眼神,看看敞開的辦公室大門,這位同志不好意思地收回了信封,站起了身;柴生芳也隨之站起來,送他出了門。

  柴生芳在蘭州住家的大門也向大家敞開著。他早就豎起了一道防線,他時常對妻子祁雪麗説:“錢財是身外之物,人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不隨便收別人送來的東西,這要成為咱們家的一條規矩。你要是做不到啊,咱們可就要離婚哩。”

  “陞官發財,莫入此門”,“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當幹部要先有德才有威”……柴生芳在工作筆記中經常用這樣的話來告誡自己。

  柴生芳,甘肅寧縣人,先後就讀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日本國立神戶大學,獲藝術史學碩士和文化結構學博士學位,他原本可以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繁華都市獲得令人羨慕的高薪崗位,但是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重新返回他摯愛的家鄉,紮根于這片貧瘠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2006年4月,他主動請纓,從甘肅省委辦公廳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市工作。先任隴西縣副縣長,後來又任安定區委常委、副區長,2011年9月調臨洮縣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2013年9月任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同年12月當選為縣長。他隻身在臨洮工作,始終堅持吃在單位、住在單位,全身心地撲在了工作上。

  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積極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每天不論多忙、不論多晚,都堅持讀書、看報、記筆記。了解國際國內形勢,掌握黨的方針政策;記下學習心得,記下思考感悟。他在定西市兩縣一區工作的8年裏,就寫下了30本工作筆記。

  今年8月4日,他在北京出差時,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發現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醫生建議立即治療。他卻總是説,等忙完了手頭的緊要工作再去治,可是誰也沒料到……

  8月14日,他連續工作了17個半小時。白天忙於處理一系列公務,晚上7點30分主持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從來不開長會的柴生芳,一直開了6個小時的夜會,研究了22大項、53小項工作。15日早晨,辦公室同志打開房門,請他去參加一個鎮的民主生活會,卻發現燈依然亮著。他靜靜地和衣躺在床上,被子一角搭在胸間,靠墻的桌子上還放著半片沒吃完的蘿蔔……

  柴生芳走了,留下了許多縈繞心頭的願望:幫助全縣11.21萬貧困人口率先脫貧;明年改造城區那些坑洼不平的主幹道路;10月底完成集中供熱,讓全城居民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籌備世界老子文化大典;建設電子商務和一村一網店……

  他還打算著週末帶3歲的獨生女兒補照一張生日照片,去醫院探望住院的舅舅,回老家陪陪82歲的老父親……

  柴生芳筆電的扉頁,大大地寫著“此木生芳”。他用這4個字詮釋了自己的名字,詮釋了自己的追求,詮釋了自己的生命。是的,他就是一棵參天的大樹,沐浴著黨的陽光,植根于百姓的大地,向著藍天茁壯成長。這棵大樹挺直了堅硬的脊梁,盛開著光彩奪目的鮮花,向著他所熱愛的人民,向著他所熱愛的時代,傳播著沁人心脾的芳香……

  新時期基層黨員幹部的榜樣

  8月15日淩晨,年僅45歲的臨洮縣縣長柴生芳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誘發心源性猝死,倒在了他工作的崗位上。定西市委、甘肅省委先後追授這位英年早逝的基層領導幹部為“優秀共産黨員”。臨洮縣的父老鄉親更是在心中為他們的“好縣長”祭起了豐碑。

  是的,在臨洮縣主政的3年裏,柴生芳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一心為民,以他的一言一行,忠實地詮釋了一位共産黨基層幹部的良好形象。

  作為科班出身的留洋博士,柴生芳本可以有更優越的人生安排,但他最終選擇了回到家鄉,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擔起了一個國家級貧困縣50多萬人口脫貧致富、奔赴小康的重任。

  作為一名貧困地區的基層黨員領導幹部,柴生芳不等、不靠,有擔當、不畏難,真正俯下身子,為那裏窮苦百姓的生存和發展出實招、下苦力,嘔心瀝血、死而後已。

  柴生芳留下了他未竟的事業,也樹立了一個“新時期基層黨員幹部”的標桿形象: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敬業奉獻、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操,勇於擔當、敢於擔當的過硬作風。

  時代需要柴生芳這樣的黨員幹部,時代造就了柴生芳這樣的黨員幹部。他唱響了一個時代的主旋律。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