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歐洲汽車市場可謂跌聲一片。歐洲汽車製造協會日前發佈的銷售數據顯示,歐盟地區今年5月單月新註冊轎車約104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5.9%,創下1993年以來最低紀錄。有專家認為,歐洲汽車銷售前景不容樂觀,車市的改善有待歐元區整體經濟形勢改觀。也有分析稱,歐洲糟糕的車市已經觸底,下半年有望開始復蘇。
整體産能過剩,車市低迷恐將重創就業市場
《德國經濟新聞》網站稱,今年或將成為歐洲汽車製造協會發佈銷售數據以來汽車銷售表現最差的一年,恐將重創勞動力市場。國際經濟分析公司環球透視經濟分析師卡洛斯·席爾瓦指出,唯一可以讓人感到些許安慰的是,歐洲市場汽車銷量的下滑速度在放緩。
法國汽車業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法國及歐洲汽車業目前面臨的整體情況是産能過剩。事實上,歐洲汽車廠早已無法滿負荷運作。2011年,歐洲汽車廠的平均負荷大概維持在75%,尚能保證一定盈利。2013年,各方預計汽車廠負荷或將降至58%,這可能造成大規模失業及工廠倒閉。以法國為例,汽車業低迷在這10年間共造成就業崗位削減30%。
歐洲汽車能源分析師陸盛赟對本報記者表示,歐洲汽車業的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消費需求增長有限。例如,法國汽車保有量為每千人600輛左右,而中國只有幾十輛,兩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經合組織發佈的一份報告也預測,法國汽車市場銷量或將在今年至明年繼續下滑,産能過剩的情況短期內不會得到緩解。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馬蒂亞斯—韋斯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結果在預料之中,歐洲車市低迷已持續較長時間,歐債危機難辭其咎。德國整體經濟形勢不差,但德國市場很難不受其他歐洲國家影響,德國汽車銷售不景氣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的不安情緒。他認為,歐洲車市改善有待歐元區整體經濟形勢改觀,這尚需時日。
“失業者不像是會買車的人。”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赫費爾指出,失業是造成歐洲車市低迷的重要原因。歐元區4月份失業率攀升至12%,西班牙甚至達到27%,義大利也創下36年來最高失業率,這造成一大部分消費者無法借錢買車,因為銀行不給貸款。
消費行為改變,交通工具共用越發受到青睞
消費行為的改變對汽車銷售下滑也有一定影響。德國汽車行業的一位高層人士向《德國中小企業新聞》報刊表示,現在私人消費者購置新車的比例出現急劇下滑。消費者不會再因為要去度假旅遊,而選擇購買豪華汽車,廉價航空對汽車銷售已經構成巨大競爭。越來越多的人在度假時選擇更實惠的租車服務,而平常在市區生活只要開一輛舊車就足夠了。
據經銷商介紹,如今消費者購車的款型也更傾向於節儉。最受歡迎的仍是賓士C系列,其次就是比較實在的豐田和斯柯達車型,大眾的帕薩特排在第四位。此外,消費者試車的興趣也大大降低,這表明家庭從中長期來看沒有購車計劃。
陸盛赟認為,人們的出行觀念日趨多元化,自行車、公交車、汽車共用越發受到青睞,這都是導致歐洲汽車市場銷售業績不佳的因素。他指出,歐洲汽車業不景氣還有其他特殊原因,這主要涉及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因素。巴黎就是一個例子,城市規劃中的停車位有限,對汽車尾氣的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汽車業面臨著從傳統燃料汽車到清潔能源汽車的轉型,許多國家都提出了電動汽車、混合型汽車的發展規劃。
各國多管齊下,調整戰略注重創新拯救市場
汽車産能過剩意味著需要重新整合和優化資源。今年以來,法國標致雪鐵龍公司關閉工廠、重組企業,裁員上萬人,並最終選擇與通用公司旗下的歐洲品牌歐寶合作,共同抵抗歐洲市場的低迷形勢,就是資源整合的典型例子。此外,標致雪鐵龍公司還改變了以中端品牌為主的市場定位,注重佈局高端品牌。高檔車比低檔車的平均利潤要高上兩至三倍,因此,即使市場佔有率降低,車企利潤仍然比以前多。
韋斯曼表示:“德國汽車廠商應對危機的策略是創新。”德國汽車工業每年投入200億歐元用於研發,推出多款節能汽車。但據多家經銷商證實,消費者普遍覺得汽車太貴,而且很少用得上廠商提供的創新技術。如果只作為代步工具,二手車就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歐洲汽車市場復蘇前景黯淡的同時,海外市場增長給德國的汽車廠商帶來了豐厚利潤。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汽車銷量增長14.4%,美國增長8%,巴西增長近10%。
英國政府非常重視汽車産業的未來發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英國政府曾採取包括提供“報廢補貼”等多種手段刺激汽車市場。過去兩年,英國汽車製造業努力吸引外資共計超過60億英鎊,目前有超過40家汽車製造企業落戶英國,很多汽車製造廠都在滿負荷生産。這也是英國汽車製造業繁榮發展的原因。
此外,在汽車製造業實現産業集聚後,英國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技術研究團隊,為汽車産業繪製未來科技發展藍圖。今年7月,英國政府將出臺《汽車産業戰略》,及時指出該産業面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要求企業和政府進行更好的合作。同時,英國政府還計劃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預計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場佔有率達到30%至50%。
(記者黃髮紅、崔悅、白陽)
標簽:歐洲德國滿負荷英國法國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