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龍達集團董事長曾慶銘接受央視記者採訪
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街邊經濟、賣場經濟,資本的急功近利將這些“拉風”項目捧得炙手可熱,在眼花繚亂的商業模式與大起大落的商業沉浮中, 人們或欽佩或嘆息,往往忽視了商業世界的“海面”下,也有著別樣的精彩。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山東臨朐,採訪一家知名的工業企業——寶龍達。
山東寶龍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龍達)隸屬於寶龍達集團,是一家集科研、生産、貿易於一體的多元化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生産單、雙組分硅酮結構密封膠、硅酮耐候密封膠、中性、酸性玻璃膠、高性能發泡膠、免釘膠、工業類用膠等産品,旗下品牌有寶龍達、欣和碩、固朗、基固、十月楓、舜固、普飛特、曾氏康寧等八大系列等百個品種,創造“安全可靠、高性價比、實用、國際化”的優質産品。
僅六年,寶龍達開創中國硅酮膠第一實用品牌:産業鏈上游整合資源掌握定價話語權,下游進軍工程市場,拓展品牌影響力;生産鏈上通過“産學研”轉化平臺,取得15項國家專利,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最終打造出一個價值滾動增長的産業閉環,躋身2013中國十大新銳商業模式。
智慧和聰明的區別
商業戰場有兩種人:一種如同嗜血的鯊魚,聞到一丁點錢腥味兒便大肆闖入,逐利天下,甚至不惜犧牲産品品質;另一種如同冷酷的獵豹,長久耐心潛伏只為等待最佳時機,一擊斃命。寶龍達的“大當家”曾慶銘無疑屬於後者。
寶龍達介入的當下,中國硅酮膠市場一片混亂,兩極分化嚴重。白雲、之江、硅寶、中原四大企業瓜分高端市場,而餘下企業則在中、低端市場廝殺。各個廠家大多不從産品品質、售後服務下功夫,反而為蠅頭小利比“小聰明”。
對生産廠家而言,如何降成本是最令人頭疼的事,硅酮膠生産商的“聰明”體現在:普通硅酮膠每一瓶有相對應的容量,普通消費者按瓶購買,並不會計較每瓶的實際容量,“聰明”的廠商就採用更厚的瓶子,減少膠的含量。拿一款硅酮膠單品而言,市場上流行的瓶子重量有60克的,有72克的,有84克的,有的瓶子竟然達到驚人的110克。
更有甚者,模倣酒中摻水,在硅酮膠中摻雜過量“白油”。“白油”易揮發,硅酮膠在固化過程中本身會發生縮合,如果摻雜“白油”過多,膠體在固化時就更容易與墻體剝離,缺斤少兩不説,與硅酮密封膠應起到的“密封、防水、裝飾”效果漸行漸遠。市場終端用戶有苦難言。
聰明和智慧看似一線之隔,其實相距千萬里。
進軍硅酮膠之前,曾慶銘曾控股一家效益非常好的化工企業,一位好友來企業參觀,看到源源不斷流出的經處理達標後的廢水,頓時變了臉色:“曾慶銘!每天要搞出這麼多的廢水,不怕有報應嗎?再搞下去,當心後代……”
朋友的話很難聽,但卻深深刺激了曾慶銘。當月,他就將化工廠股份一次性全部轉讓。
在寶龍達之前,曾慶銘主營的是一家名為華銘的工程公司,承接幕墻、裝飾、鋼結構、門窗、園林等工程業務。龐大的工程用量,使曾慶銘看到了硅酮膠背後的巨大市場,於是成立硅酮膠貿易公司,代理南方一家品牌。當對製作工藝、市場運營掌握後,曾慶銘迅速創建寶龍達膠業,完全切入硅酮膠生産銷售市場(硅酮膠屬於有機化工的一種)。
在對硅酮膠市場進行細緻分析之後,他發現,硅酮膠市場低端産品價格在十幾元以內,而高端産品動輒四五十元,高端與低端存在至少20元的價差。終端用戶固然傾向品質優秀的産品,但對價格的敏感讓他們對高端産品可望而不可及。自己如果能以利潤換品質,犧牲部分利潤,將高品質硅酮膠的價格拉下來,必然能開闢一個質優價低的廣闊市場。
2009年10月,寶龍達年會,曾慶銘提出“得中檔膠得天下”,將寶龍達未來五年的主戰場定位在中端産品,打造“中國實用膠第一品牌”。經營範圍涉及:研發生産單組份、雙組份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耐候膠、雙組份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膠、石材硅酮密封膠、中性硅酮防霉膠、防火膠、中性透明工藝品膠、酸性玻璃膠等,高性能發泡膠,免釘膠,工業類用膠等産品。
曾慶銘的智慧並不僅僅體現在這裡,對一個真正的企業家而言,小聰明是絕不能依侍的,大智慧是踏實做事,憑良心做企業。太多企業在有了市場之後,被無限膨脹的利潤野心蒙蔽了良心,從而導致企業只是曇花一現。
2010年9月15日,曾慶銘一紙行文:寶龍達膠業採用市場上最輕、最薄的60g標準瓶,“做不缺斤少兩的良心膠”。
日本企業曾提出一個理念:企業不是賺取利潤的組織,而是真心服務市場客戶的組織,企業取得的利潤,只是因為真心服務客戶獲得的獎勵而已。曾慶銘這看似不計成本的戰略,使寶龍達迅速獲得了客戶回報,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寶龍達銷售額連續保持30%以上的驚人成長速度。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