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和行動綱領

2014-01-03 11:13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為省委宣講團成員,我深刻感到宣講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一項重大而光榮的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説明和講話,闡明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重大原則,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是我們今後一個時期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決定》內容十分豐富,要宣講好,必須深入鑽研,準確把握。我感到要“吃透兩頭”,一要吃透《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掌握改革的藍圖;二要吃透廣東的實際情況,讓幹部群眾明確未來的行動方向。在宣講中,我覺得應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作為宣講重點。

  一、講透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實質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社會實踐作為檢驗改革成果的標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二、講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設計與具體措施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同時,必須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三、講明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方向

  廣東35年來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開放的實踐史。在1978年後的第一輪改革開放中,廣東依靠“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創辦特區,率先發展起來,在1989年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在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第二輪改革開放中,廣東敢飲市場經濟的“頭啖湯”、先行先試,一馬當先,持續引領全國,成為改革排頭兵。進入新世紀,各省發展呈萬馬奔騰之勢,廣東的優勢在減弱,領先在縮小,在一些方面已落後兄弟省市。如何在本輪全面改革開放中,再次抓住機遇,實現廣東新一輪大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按照胡春華書記在省委常委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會上講話要求,增強機遇意識、進取意識、責任意識,推動廣東全面深化改革。要從廣東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改革的著力點。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發展生産力,要借改革的動力衝破體制機制的障礙,突破制約發展的瓶頸。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通過改革增創廣東發展新優勢,再創新輝煌,要把“破”與“立”結合起來,有“破”有“立”,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制度建設,鼓勵地方、基層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形成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和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汪一洋(省委宣講團成員、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