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型醫用設備90%以上來自進口,改變這一局面,是一個重大需求和挑戰。”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生物技術和醫藥處處長張兆豐日前在“中國醫療改革與技術進步高層論壇”上説。
該論壇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辦,旨在探討醫療科技創新在推動醫療體系進步中的作用,以及培育此類創新所需的環境。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從2001年的180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700億元。同時,截至2012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生産企業90%左右是年收入在2000萬元以內的、生産技術含量較低的中小企業。
張兆豐認為,我國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原因主要包括自主創新的動力機制、多主體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産業鏈條和市場環境等方面的不完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趙昌文指出,公共政策要讓企業有創新動力,使自主創新産品有足夠的利益回報。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理事會成員李碧菁説,制定醫療政策過程中,必須考慮讓整個醫療體系獲益於醫療科技創新。如醫療器械的創新涉及醫療人員、大學或企業技術專家等。那些鼓勵大學、醫療專業人員以及企業合作創新的政策,將會對推動創新産生重要作用。
張兆豐也表示,醫療器械是多學科技術的交叉結合,不同創新主體在相互轉化、利益分配、智慧財産權等問題上應有清晰的分配機制。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俞喬説,適當地支援醫療行業創新不僅能夠幫助提高醫療體系的效率和品質,還能促進本土科技及工業的發展。 (記者周婷玉)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