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第三次經濟普查仍不敢碰住房?

2013-07-02 13:4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字號:       轉發 打印

  個人住房普查是調節住房公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在住房改革啟動幾十年來,住房普查並未有效進行推進。無論是此前的第六輪人口普查,還是如今正在開展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均未有實質性的住房普查環節。

  原鐵道部長劉志軍案涉374套房產被追回,廣東“房爺”被舉報有192套房,山西“房媳”張彥家族在北京等地有十余處房產……

  到底有多少人不合理或不合法地擁有十套、百套房子?又有多少人因為高房價而望房興嘆,這一切都沒有答案。

  然而,弄清這一切,無論對于民生還是中國經濟,都有著太大太大的意義。有人說,過去多次樓市調控乃至經濟政策的進退失據,就是因為缺乏中國住房情況這份基礎數據。

  眼下,我國正在著手進行第三次經濟普查,普查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業內人士建議,能否借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之機進行住房普查呢?對此,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和專家均表示困難重重。

  大量房產未納入住房信息係統

  從記者走訪來看,盡管各地政府均有自己的住房信息係統,但這一係統實際上有較大缺陷。即便在住房信息係統相對較為完備的一線城市,其住建部門負責人也對記者坦言,還有大量房產並不在住房信息係統之中。

  記者了解到,在一二線城市,有大量老舊房產並未實現電子化,即並不在住房信息係統中,此外還有大量的小產權房、央產房、自建房、違建房,更遊離在這一係統之外,而這些房產,數量比較龐大,其中,業界估計僅小產權房的規模全國就高達數十億平方米。很顯然,目前這些數據是一片空白。

  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啟動了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係統建設工作,並于2012年6月底實現聯網。今年還將繼續擴大聯網城市。

  但住建部在使用信息上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有媒體報道稱,近日,住建部與40個首批聯網城市簽訂了“數據採集和使用安全協議”,內容包括,住建部不設房屋產權查詢端口,亦不擁有查詢權限,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更多的城市則拒絕聯網或者在拖延。

  這一切均使得我國的住房基礎數據成了一個謎。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個人住房普查是調節住房公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一旦掌握了真實全面的住房基礎數據,那麼依靠灰色收入大量購買住房資源的行為將無所遁形。

  第三次經濟普查很難涉及住房

  盡管意義重大,但在住房改革啟動幾十年來,住房普查並未有效進行推進。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此前的第六輪人口普查,還是如今正在開展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均未有實質性的住房普查環節。

  2010年進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曾指出,入戶調查的住房信息,對于判斷當前居民的居住情況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對分析住房的使用情況和閒置情況會提供一定的資料。

  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是抽取部分樣本調查了住房情況,信息不全,因此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獲取的住房數據並不完全。

  2011年底,北京市開展了全市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全覆蓋體係建設,截至2012年3月底,這項統計完成了87.7%。通過調查,初步統計顯示:北京市有381萬套房屋空置。

  這一數據公開後,立即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北京市有關部門隨即表示,這並不是北京市空置房屋的最後數據,由于統計方式的問題,很多空置房屋在接下來的普查中會劃為有人住的房屋。

  住房普查的難度和敏感性,于此可見一斑。

  而在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本次經濟普查旨在全面調查了解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其中包括房地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本次經濟普查主要針對企業、法人、單位等的二產、三產,而住房在投資品和消費品之間定位模糊,因此,第三次經濟普查並沒有也難以對住房進行普查。

  住房普查會侵犯個人財產隱私?

  統計范疇、方式只是問題的表象,住房普查之所以難以推進,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如今我國住房資源得到較大增長,很多人都有二套房、三套房乃至更多房產,出于保護隱私和個人財產等因素考慮,這部分人並不希望普查個人房產。

  據了解,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有一些內容涉及到住房情況,此次普查中約10%的住戶將填寫包括45個項目的長表,其余住戶填寫包括18個項目的短表。在長表中有較為詳細的住房情況統計,包含住房面積、間數等。

  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表示,由于害怕個人財產隱私被侵犯,長表一度遭到了普查對象的抵制,直到解釋了本次人口普查並未對房屋的歸屬、戶主名下共有幾套房產等問題進行統計後,調查才最終順利進行。

  這位人士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在普查中,如果沒有房主的支持,那麼住房普查根本就無法進行。因為從普查程序上說,每一項普查最終需要普查對象的簽字,但如對方不肯配合簽字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抵制,那麼住房登記是比較難的。

  鄭紅玉表示,房產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它並不能完全歸結到經濟,更應該歸結到社會、民生問題,因此,不能寄希望于在第三次經濟普查中進行住房普查。而且,目前來看,政府也並沒有普查住房的決心。

  曹建海認為,部分官員房產太多,也是其中的一個阻力。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劉德炳︱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