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首屆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在廣西南寧開幕。近200名來自中國及東盟10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代表將以“發展與合作”為主題交流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的經驗和智慧。在論壇上,中方嘉賓闡述的互聯網國際合作思路清晰務實,將有助于推動全球互聯網走向均衡、健康、有序發展之路。
論壇選擇“網絡空間”這個提法,體現中國沒有回避互聯網國際合作的復雜性與重要性。從一國來看,互聯網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生產、生活,技術與應用的創新甚至改變了很多的人思維方式。正如由蒸汽機帶來工業文明一樣,互聯網也正在加速推動人類進入信息文明這個新時代。在歷史大趨勢之中,互聯網注定不是線型的,而是多維的,國際互聯網合作會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面,重點強調“網絡空間”表達了中國對合作方真誠的尊重,同時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對于互聯網的清晰立場。
在時代前進的過程中,領先者佔據著一定的先發優勢,在互聯網領域,發達國家處于優勢地位,理論上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部分發達國家卻濫用其壟斷力量,在領先的情況下逆勢而為,謀求通過互聯網等手段達到繼續“領導世界”的目的,他們正在試圖與世界多極化大的發展趨勢相抗衡。在這種格局之下,發展中國家與欠發達國家而言要想獲得互聯網帶來的機會,有可能要犧牲部分“網絡空間”主權,對于力量較小或是飽受殖民主義傷害的國家與地區組織而言,這是一種令人痛苦的“交易”。中國提出在“網絡空間”層面要“發展與合作”,這為全球互聯網打造新發展格局指出了一條更為寬闊的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劉雲山在發給“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的賀信中指出,中國願同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推動落實習近平主席的重要倡議,秉持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係。
在論壇上,中方不僅提出了高度前瞻、係統性的互聯網國際合作思路,照顧了彼此最為關注的核心利益,同時也為未來搭建了能夠被務實執行的合作框架。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主旨演講提到:“加快推動網絡互聯、信息互通,用信息引領市場,用信息贏得商機,用信息深化合作,用信息驅動發展,使中國—東盟信息港成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信息樞紐,成為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在論壇分議題設置上,“基礎設施建設與彌合數字鴻溝、網絡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網絡空間安全與網絡治理、網絡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應用等熱點問題成為焦點,富有現實針對性。
為讓互聯網國際合作有更為深厚的民眾土壤,在本次論壇上中方嘉賓還充分表達,希望互聯網能發揮更強的感情紐帶作為。劉雲山在賀信中提出:“國之交在民相親,民相親在網相連。” 魯煒則分享了美麗的馬來西亞姑娘顏淑英與中國唐山市的小夥李康宇因互聯網互聯互通而跨越國界、跨越世俗,成就美好因緣的感人故事。如果是現實的互聯網合作、發展收益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三分之一,那民眾互敬相親則是余下的三分之二,如果這沒有三分之二的基礎,就沒有三分之一的迷人風光。中方嘉賓為未來的信息時代注入了溫暖的人性化特質,也為互聯網國際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正能量。
一場有價值的論壇,就是一塊記錄階段成就、指明前進方向的里程碑,在互聯網這個寬廣空間里,中國充滿了自信,正在與合作夥伴一起,擁抱更加美好的世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