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Ipad商標侵權案之後,蘋果再次陷入“侵權風波”。上海智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狀告蘋果公司SIRI技術侵權,此案仍在上海市一中院等待開庭再審。上海智臻網絡的代理律師接受經濟之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案最大的難度在于,蘋果自始至終拒絕透露產品中“人機對話”的技術名稱,並抵賴沒有使用過美國相關的專利技術。蘋果的“刻意回避”讓中國企業很頭疼。
使用蘋果iphone4S的用戶,對手機里一個名叫SIRI的人機對話功能非常熟悉,只要對著SIRI說話,它就能滿足你提出的各種需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國內企業先于蘋果掌握這項技術,上海智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就申請了同樣功能技術的國家專利,而蘋果把這項技術帶入中國不過是最近三年時間。
上海智臻網絡一年多以前就起訴蘋果SIRI技術侵權,但是兩天前,這起案件才在上海市一中院開庭審理,結果懸而未決。上海智臻網絡的代理律師斯偉江告訴記者,蘋果設置了一個法律上的難題,拒絕透露SIRI的技術名稱。
斯偉江:我們告了將近一年時間,它(蘋果)一直沒有說SIRI的技術是什麼,甚至抵賴說沒有使用美國專利,但是實際上所有媒體報道和美國專利認證上面都寫了是SIRI。
上海智臻網絡把蘋果SIRI技術的美國專利跟中國專利進行比對後發現,他們公司的產品“小i機器人”,跟蘋果4S及其後續產品所搭載的Siri功能,從結構原理到具體呈現都完全相同,代理律師斯偉江說,上海智臻網絡有備而來,而且很慎重。
斯偉江:智臻網絡咨詢了律師,做了演示,也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對自己專利的做了一個穩定性的查詢之後,才起訴的,比較慎重。
盡管蘋果在刻意回避,但上海智臻網絡公司維權的態度十分明確。斯偉江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按照法院要求,進一步搜集證據。一旦勝訴,蘋果產品在大陸地區就不能再使用SIRI技術。
斯偉江:法院現在也一方面是比對(技術),另一方面是我們進一步澄清我們權力要求當中的保護范圍。蘋果侵權的話,那麼它所有產品都不能再裝SIRI了,至少在我們的專利保護期限之內,它不能再用了,限于中國大陸地區。
對此,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教授王遷說,此案最關鍵的是要看原告——上海智臻網絡的權利要求書中,是否把被控侵權的技術特徵全部納入其中,而這有賴于專門的技術鑒定。
王遷:要把原告獲得專利的技術,和被告被控侵權的技術,放在一起進行比對,原告的在權利要求書中列出的ABC三個特徵,如果被控侵權的技術,全部包含了三個特徵,就可以說是侵權的,如果被告的技術只有A和B特徵,沒有C特徵,就不能說被告是侵權的。
據律師斯偉江透露,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已經派出5人組成的審查團,對此案進行專利復審,如果消息屬實,這樣的情形在過去並不多見。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