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20日電(記者胡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18日與福建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承諾將在閩投資300億元,發展節能環保綜合産業鏈。與此同時,東風汽車公司與福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入股東南汽車,加快促進福建實現100萬輛汽車的産銷規模。至此,與福建簽署合作協議或已在閩投資的央企達到93家,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
相關研究人士指出,央企帶來的不僅是鉅額投資,更重要的是伴隨央企而來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端人才,為福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5月中旬的福建,天氣悶熱潮濕。來自中鐵一局等單位的3370名工人,正加緊奮戰在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東段的隧道工地。
據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銷售)公司廈門管理處處長馬驥國透露,預計2015年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建成投産後,每年可向福建輸送天然氣20億立方米,為福建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減輕環境壓力形成有力支撐。
作為曾經的海防前線,國有經濟在福建投入少,工業基礎薄弱。缺乏龍頭企業、産業集聚不足、能源資源貧乏曾長期困擾福建。
進入新世紀,“央企入閩”步伐明顯加快。自2004年以來,已有45家央企與福建省簽署合作協議。
為了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2011年以來,福建省建立了針對央企、民企和外企的“三維”項目對接跟蹤管理系統。截至2012年底,全省納入“三維”項目系統的央企項目共268個,總投資1.46萬億元。
據福建省發改委透露,央企在閩投資項目集中于高技術、先進製造業、能源、基礎設施以及金融、旅遊等第三産業。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蔣淞卿表示,“這些項目的建設運營,直接帶動了省內産業升級和技術提升,進一步增強了福建企業的競爭力。”
2012年8月,神華福建能源公司接管福建龍岩坑口電廠、雁石電廠、晉江熱電三家運營電廠;通過加強專業化管理、降低煤耗等措施,2012年9月至12月,三家電廠共減虧約4000萬元,均實現了扭虧為盈。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福建民企納川管材,先後與中石化、大唐、中交建等央企合作,按照央企的高標準研發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逐步成為國內十多家大型央企的管材供應商。2011年4月,納川管材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唯一一家以大口徑埋地排水管材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納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榮旋認為,“與央企合作,推動了省內企業跟進投資、産業配套和産品綜合利用,形成上下游互補的産業鏈,促進了産業集聚。”
福建省森林覆蓋率達63.1%,連續三十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為了保持福建生態和諧、環境優美的優勢,近年來福建正進一步推進“生態省”建設。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的引進就是對這一發展戰略的最佳注解。
福建南安是全國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每年産生的廢棄石粉量近300萬噸,成為當地環境的主要威脅。
2006年,中國節能在南安投資成立“福建中節能新型材料公司”,專門回收廢棄石粉,加工製作成新型蒸壓磚和加氣混凝土,累計已消化吸納石粉200余萬噸,為南安市節省石粉填埋地800多畝。
“目前我們正與福建省合作建設二期工程,預計今年5月底投産,屆時整個項目每年可消化石粉15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石粉綜合利用企業。”福建中節能新型材料公司總經理許舟説。
“央企對於福建的意義,除了做大經濟規模以外,更重要的在於塑造現代工業體系,加快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福建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央企入閩”正成為福建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