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遊資流入農產品市場 市場零售價較年初低點漲幅達七八成
本報訊 (記者井楠)繼3~4月價格大漲後,由于供應持續低迷、部分遊資進入市場,中國內地生姜市場夏季繼續走強,近4個月內的零售價漲幅達20%~30%,廣州生姜零售價普遍超過13元/斤;內地多地生姜批發價格突破了2010年的“姜你軍”高點,刷新了10年新高。分析稱,生姜價格將持續走強至10月新姜上市。
零售價普遍超過13元/斤
“雞蛋剛跌點價,生姜又漲了!”昨日早市,廣州海珠區家庭主婦劉婆婆如是抱怨說。
單從生姜零售價來看,價格較之今年3月的高點又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昨日記者在越秀、海珠兩區的超市看到,雖有少量“泥姜”在做促銷,但普通生姜的價格已超過13元/斤;部分外表較規整的生姜,價格達到14~16元/斤;甚至有部分號稱“無公害”的高端生姜,價格折合每斤高達32.7元。以上價格較3月高點的漲幅在20%~30%之間,而較年初低點的漲幅則高達70%~85%。
東川新街市場等農貿市場、菜市場生姜價格普遍為26元/公斤,幾乎是6年來的最高價。
9月過後姜價或才會回落
從專業網站“廣東鄉村網”、“本來生活網”的統計來看,生姜批發價的上漲趨勢更明顯,目前全國多地的批發價格已達17元/公斤,部分地區甚至高至18元/公斤,已遠遠高出2010年“姜你軍”暴漲時的峰值,刷新10年新高。
對于後市,卓越咨詢分析師預期:生姜種植大省的豐收季一般在9月末到10月時間;10月之前,姜價走跌的可能性比較小,理論上還會進一步走高。
農產品期貨秋季有機遇
記者從廣東零售、批發市場了解到:快速、大幅漲價,仍是該市場2014年的主題。除了生姜,土豆、幹貨(蘑菇、幹果類)、大蒜的價格都有上漲的趨勢。而近3個月豬肉、雞肉價格都在連續反彈。經濟回暖、市場面技術性反彈與消費旺季臨近,均是農副產品價格增長的主要原因。
中國國際期貨的招泳勤提醒期貨投資者:往年秋季豐收季,農產品炒作氛圍濃厚,今年適逢國際經濟動蕩期,機會可能更多,建議重點關注粕類、雞蛋等品種。
1.
供應量減少是姜價上漲主因。去年的“毒生姜”事件和“姜你軍”炒作打擊了生姜種植戶的積極性,包括山東在內的國內生姜主要產地,種植面積下降了三到四成;再加上去年氣候不佳,不利于生姜生長,進一步削減了生姜的產量。
2.
外力炒作依然不可低估。今年3~4月,生姜價已大漲了一輪,很多機構、民企投入巨資炒作生姜。在廣州江南批發市場,幾位攤主都告訴記者:供貨方有不少人都在囤姜,且已有三四個月時間,有人投入了四五百萬元。另外,鋼鐵行業持續不景氣,數量眾多的貿易型企業轉入了食品行業炒賣生姜、蘑菇。
3.
“炎熱天氣提升了物流成本與貯存成本。”廣州江南市場的廖老板說。他的攤位中,三分之二的生姜來自于外省;遇到大雨、酷熱天氣,姜價都會提升,“一般會漲個五毛錢到一元錢。”不過,天氣方面的影響側重于短線,時間不會超過兩周。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