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志元食品全産業鏈之惑:難解資金與食品安全問題

2013-06-12 11:36 來源:企業觀察家 字號:       轉發 列印

  向上游,要安全;向下游,要盈利。全産業鏈,是肉製品行業夢寐以求的,看上去很美,但做起來很難。

  文圖>本刊記者 王佔鋒

  20歲,對於一個人來説,意味著青春活力,朝氣蓬勃,對一個企業來説猶為如此。今年8月,河南志元食品公司(以下簡稱志元食品)即將迎來20歲的生日。

  但20歲的志元食品並不輕鬆。5月初,在志元食品採訪時得知,其掌門人羅志元仍在參觀考察臺灣的現代農牧業。據説他冀通過臺灣問道,以獲得志元食品的發展“密碼”。

  羅志元的臺灣之行是帶著問題有備而去的。作為舌尖上道德工業的食品企業,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説,該如何向産業鏈上游延伸,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又該如何向産業鏈下游發展,以解決食品企業的利潤之困?

  有著巨大産業理想的羅志元,希望能夠尋得答案。

  成長的煩惱

  在國內生豬行業,全産業鏈的模式是高盛最先提出的,而志元食品則是最早付諸實施的企業之一。郎鹹平有這樣的觀點:今後企業間的競爭,不再是産品的競爭,而是全産業鏈的戰爭。有專家聲稱,全産業鏈模式將成為該行業的一種趨勢。

  據介紹,羅志元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企業家,很善於跳出行業去審視自己。羅志元的産業鏈式擴張的初衷是,通過儘量減少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進而有效避免市場上因飼料、種豬等需求不均衡波動對公司生産造成的影響,使得整個生産流程可控,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在全産業鏈戰略的指導下,志元食品無論是在上游的養殖能力、中游屠宰加工能力,還是下游的物流配送、連鎖專賣店等環節,都得到極大的增強。但有時用“體態”越來越肥胖來形容似乎更妥帖一些,其根本不能成為與雙匯、雨潤相抗衡的一頭“老虎”,充其量僅是一頭“大象”而已。

  有專家告訴記者,志元食品的全産業鏈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其路走得也並不順暢。尤其是當下,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其上游的養豬板塊不景氣,下游的物流、終端銷售渠道等,也都同樣面臨挑戰。近期曝出的添加劑超標一事,更是讓正準備籌備20週年慶典的志元食品上上下下憂心忡忡。“事件勢必會引發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質疑,肯定會對品牌造成損害。事實上,志元食品産業鏈各個環節的利潤與其規模並不成正比,只見規模長,不見效益增。”一業內人士點評説。

  在食品行業,有這樣一個共識:要安全就向上游,要利潤就向下游。在羅志元的意識裏,全産業鏈是食品企業最理想的發展模式。若沒有上游,一個偶然的安全事件,就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場災難,三鹿奶粉、雙匯食品的教訓歷歷在目。若沒有下游,利潤就少或者虧損,企業就不能生存,更不要提健康發展了。另外,起伏不定的市場行情,資金的困境,隱現的疫情,管理的困境,在與雙匯、雨潤等一線品牌的競爭中,如何兼顧食品安全與效益的平衡……同樣困擾著志元食品。

  事實上,志元食品的“全産業鏈”戰略已經蒙上了陰影。

  上游食品安全的糾結

  當初,羅志元的全産業鏈的戰略設計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志元食品于1993年創建,是一個以屠宰起家的企業,根本沒有産業鏈的上下游環節。一位熟悉屠宰加工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興建一個屠宰場,每天需要屠宰大量的豬,才能降低成本。即便是雙匯、雨潤,單單依靠屠宰也是很難賺錢,他們的利潤主要來源於深加工環節,如火腿腸、熟肉食品等。

  對於志元食品來説,單靠屠宰環節盈利的狀況,一直持續到2006年。這一年的養豬行業,突然爆發了高熱病疫情,深深地觸動了眾多的養豬企業。於是為控制品質,它們紛紛圈地養豬,湖南唐人神集團、雨潤、雙匯也都開工了養豬項目。

  這件事,同樣對羅志元觸動很大。在當時,志元食品屠宰的生豬,沒有一頭是由自己養的,都是由合作養豬企業或者自己扶持的農戶提供。這是讓羅志元最為憂慮的。

  羅志元很明白作為食品企業,如果不能解決自己養殖和飼料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説,食品安全是沒法保障的,雖然這個環節可能是最沒有利潤的。於是志元食品迅速加入到了圈地養豬的那波熱潮中。2010年的雙匯“瘦肉精事件”,更是堅定了羅志元進軍産業鏈上游的決心。

  早在2003年,羅志元投資2.6億元,在鹿邑縣渦北鎮購地316畝,建成了鹿邑縣誌元食品工業園。産業園具有4條現代化屠宰生産線和9條分割線,可日屠宰生豬5000頭~1萬頭。

  志元食品董事長助理羅震告訴記者:“加強産業鏈上游是志元食品的目標,我們將加緊進行養豬基地的建設,發展規模化養殖及飼料加工和種豬培育,提高自養自産的比重,爭取在未來幾年裏讓這個比重達50%以上。”

  為了這個目標,近年來,志元食品大手筆不斷。2008年志元食品在鹿邑縣楊湖口鄉大王行政村購地218畝,設立了河南志元牧業有限公司,雖然受制于資金的限制,但規模在不斷壯大。

  2012年8月,志元食品又斥資2億元,投資建設了佔地307畝的生豬養殖基地,其中包括5萬頭商品豬項目和5000頭種豬項目。“該項目實行邊建設邊使用的模式,等全部付諸投入使用後,可實現年出欄商品豬10萬頭,銷售收入9000萬元。”羅震告訴記者。

  另外,2013年4月,年産3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也已經開工。該項目位於鹿邑縣産業集聚區志元食品工業園內,佔地面積為100萬平方米,該項目將於2013年12月前竣工。

  事實上,志元食品雖然上游建設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仍滿足不了自身屠宰環節對生豬的需求。“志元食品每年生豬屠宰量大致為100萬頭~150萬頭,而公司自己的養殖基地每年僅能提供約5萬頭~10萬頭的生豬,其餘的上百萬頭缺口,不得不由合同養殖場和農戶提供。”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志元食品為解決生豬缺口,積極與養殖場合作,這一比例約佔到40%~50%。據記者了解,志元食品與36家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都有合作,形成利益共用聯合體。這些養殖場有週口的,也有外地的,但是本地的稍多一些。

  農戶散養也補充了志元食品的一部分生豬缺口。志元食品與農戶按照“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合同加服務”的模式進行合作,即所謂的“公司+農戶”模式。這一比例可大約佔到30%~40%。

  對於完全掌控産業鏈上游的企業,假設養豬環節虧損,那麼對其加工和零售環節來説,成本其實是降低了的。而中下游的盈利,又可以彌補上游的虧損,這使得一個環節的虧損,並不影響整個公司的盈利狀況。“但對志元食品來説,尤其大部分生豬由外界供應的企業,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有業內人士分析。

  以上兩種合作模式中,志元食品與合作養殖場及農戶都是獨立的利益體,無法實現利益分享和風險分擔。這些企業和農戶往往只要結果,對生豬的飼養環節很少涉及,很難對這種鬆散的合作進行全面的嚴格把控,很難在食品品質和安全上,做到萬無一失。如果在往年養豬行情比較好的時候還好,要是遇到像近兩年養豬不贏利的行情,對合作養殖企業和農戶就更難以掌控了,因為與上游養豬企業合作,本是衝著互利共贏這一目標的。近期志元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可能就疏忽在這個環節。

  國家發改委網站顯示,截至3月6日,國內豬糧比價跌至5.95:1,跌破6:1的全國平均盈虧平衡點,進入《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設定的藍色預警區域,養殖戶出現明顯虧損。這意味著,目前在中國養豬行業,少的一頭豬虧100多元,多的一頭豬虧好幾百元。

  “在産業鏈中,單個環節規模越大,風險也越高,尤其對養殖企業來説更是如此。其實養豬是一個成本很高的産業,尤其隨著近年來地租、人工、飼料成本的逐年上升,利潤越來越低,對養殖戶、養殖企業的盈利形成很大的挑戰。”長期關注生豬養殖行業的一業內人士對記者説。

  早在2006年,志元食品就有心通過發展上游,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夢想。但現實卻有些殘酷,除受困于資金外,養豬的整體行業起伏不定,造成上游養豬或微利,或不盈利,或虧損,造成其在生豬自養的路上裹足不前。

  全産業鏈模式對企業來説可以是一個較優的選擇,但對企業資金、管理等方面也有較高要求,企業面臨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尤其對於像志元食品這樣無雄厚資金支援的中小企業更為如此。

  下游盈利的困惑

  眾所週知,志元食品是依靠屠宰起家的。但是中游環節利潤空間小,或不穩定,或不掙錢。

  在生豬養殖業,要想提高利潤率就向下游走,這是行業內一致的看法。因此雙匯、雨潤等食品企業,都爭先恐後地把這作為發展方向。同樣,志元食品也希望通過大力向下游延伸,通過深加工,提高産品附加值。同時專門建設自己的專營店渠道,以提高經濟效益,可以用來彌補産業鏈上游的養豬環節急需的大量資金問題,這樣便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的産業鏈。

  正是基於此,志元食品決心要在全産業鏈道路上走下去。為了加強中間屠宰環節,志元食品斥資1.55 億元,投建的300萬頭生豬屠宰生産線技術改造項目,已于2012年6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在“全産業鏈”戰略指引下,志元食品發展了熟食、速凍産品、副産品深加工、生化制藥,直至成品包裝、冷鏈配送、連鎖專營,做到真正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産業鏈。

  志元食品先後設立了河南志元食業有限公司、河南志元牧業有限公司等。2012年10月18日,志元食品投資新建了年産5萬噸高低溫肉製品項目及聯合生産車間等。2013年計劃投資2.6億元,新建年産10萬噸精煉油加工和年産10萬噸速凍調理肉製品項目。

  除了提升屠宰能力,將産業鏈條向下游延伸外,志元食品在渠道建設上也傾注了大量的精力。

  在養豬産業鏈中,最賺錢的環節是批發環節。志元很重視食品的批發環節。近來在鞏固上海、長三角、珠三角的市場外,還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在上海最大的副食品批發市場——南浦大橋市場,批發量最大的冷鮮肉製品商就是志元食品。

  志元食品特別重視專營渠道的建設。在鄭州、鹿邑,記者發現有許多志元食品的專營店已經出現在街頭。在其專營店,除了經營冷鮮食品和熟肉製品外,還摻雜了一些其他項目,走的是綜合經營之路。目前,志元食品已經建立了380多家專賣店,主要分佈在以志元食品工業園為中心的200公里半徑內,並漸進式地向周邊縣市市場延伸。“志元食品堅持做專營店,堅決不做加盟店,我們要在2014年年底將專營店做到500家。”羅震告訴記者。

  在市場策略上,志元食品沒有走雙匯、雨潤等巨無霸企業的中心城市輻射周邊的策略,而是採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河南週口、商丘、開封,以及距離僅有30公里的安徽亳州等周邊的三、四線城市,都被志元食品視為專營渠道的重點區域。“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則是我們未來要進駐的潛在終極市場,至於何時進駐,就要看時機問題了,最好是我們在農村,在三、四線城市市場站穩腳跟後。”羅震告訴記者。

  對志元食品來説,建立屬於自己的專營店網路渠道,不僅可減少對大賣場的依賴,還可以避免與行業巨頭的短兵相接,達到直接與消費者溝通的目的,同時也避免了分銷商對渠道拓展不力的風險。

  但是,渠道建設的成本是相當高的。而即便建好渠道,運營好壞,盈利與否也很至關重要。“志元食品的專營店,一部分盈利,一部分收支基本平衡,還有一部分虧損。比如鄭州的一部分專營店,其最大的功能就是品牌宣傳展示。從實際看,志元食品發展下游環節,並未能對其上游提供足夠支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如今,對志元食品來説,堅持去踐行全産業鏈的夢想,勇氣實在可嘉。但是如何面對龐大的資金缺口問題?而在實現全産業鏈的過程中,如何保持上下游並行發展,兼顧“抓兩頭”“穩中間”的發展平衡也很重要。既解決了食品安全,又能實現盈利,看起來很美,但做起來確實很難。

[責任編輯: 李丹]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