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香港首創塑料降解技術 降解僅需10分鐘

2014-04-04 09: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新網4月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固體廢物處理一直是香港急切要解決的問題,香港教育學院聯同城市大學的學者,成功研究利用特制的催化劑,在視乎有無陽光的情況下,分別會將塑料降解成二氧化碳及有機燃料。由于傳統的熱解需時一至兩小時,首創的快速技術可大幅減至十分鐘,其中發泡膠飯盒降解時間更短至五分鐘,期望三至五年內投入到工業應用。學者期望,有關技術除了教育下一代回收塑料外,最終打造香港成“無膠城市”。

  教院城大合作研究

  現時廢膠佔香港固體廢物達兩成之多,本身從事化學研究的教院科學與環境學係副教授周卓輝,去年與香港城大學者,展開對于塑料降解技術的研究。

  周說:“塑料是一種聚合物,經過加熱加壓都不會輕易變形,不過同時令塑料難以分解。”

  他強調,降解塑料並非新鮮事,傳統一向以熱解方式進行塑料處理,但傳統的方法需時一至兩個小時,而且需要強大能量加壓塑料,令塑料最終的回收價值減低。

  發泡膠飯盒不成問題

  周卓輝表示,先將收集得來的塑料用機器磨成細小的膠粒,“在水中加入我們研發的催化劑和雙氧水,假如有陽光的情況下,會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即使沒有陽光,但空氣在室溫中都有能量,塑料就會變成有機燃料。”

  與傳統熱解的比較,新技術將降解時間由一至兩小時,減至平均十分鐘,甚至連被認為非常難降解的發泡膠飯盒,都能縮短至五分鐘。周指出:“每噸塑料以熱解方式需要電費一千三百三十元,而由于新技術毋須利用較高的溫度及壓力,大幅節省電能成本達九成半,催化劑的定價同樣控制在被普及化的水平。”

  催化劑降解九成塑料

  被問到降解後的水會否成為污水,周卓輝表示,當塑料降解成二氧化碳後,該盆水將會變回普通用水,不會對環境構成影響,“即使變回有機燃料,只要把油和水分開就可以”。

  由于塑料一般可分為七大類,他承認,研究初期曾擔心不同塑料需要不同的催化劑,但直到目前為止,發現只需一種催化劑已能達到降解九成塑料種類的效果,“下一步會與機械工程師及生物工程師合作,進行較大型的實地試驗,三至五年內在工業層面應用。”

  他期望,透過研究成果,教育下一代塑料分類和回收的概念,長遠令香港變成“無膠城市”。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