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2日電(記者葉健)作為眼下網際網路金融中最熱門的領域,P2P行業的高速發展難免良莠不齊,導致很多人一看到“P2P”,就不由地想到“跑路”。那麼,曾做過十幾年律師的郭宇航為何偏偏跨行做起了P2P,他又有怎樣的創業心聲?
記者:作為一名律師,你當時為什麼會決定做P2P,有沒有評估過法律風險?
郭宇航:當然,其實P2P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非法集資,這樣的教訓非常多。在創辦點融網之前,我做了很久的法律研究,大概有五六個月的時間。我先是和律師商量,主要是當時所在事務所裏的十多個律師,還包括一些專門研究金融的律師。
我也找了央行和銀監會的一線官員請教。
經過反覆思考和交流,我基本確定,只要我搞P2P平臺不做“資金池”,就基本沒有法律風險。雖然現在政策還不明朗,但這也才有機會,只要守住法律底線就行。真等政策落地那天再去做,做的人就會特別多,就難有機會了。
記者:大家對於P2P的印象大多是“跑路”,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郭宇航:首先,在和地方政府的接觸中,我們讓政府明白,我們能解決地方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這樣地方政府就很歡迎了,因為這是銀行幹不了的事情。我們始終向監管層強調,我們做的是銀行不做的事情,例如幾萬元的個人無抵押信用貸款、中小企業無抵押信用貸款。堅持做小微,保證政治上的正確,在法律上守住底線。
其次,我們找東方資産、新浪微財富、蘇州銀行和新鴻基集團做合作夥伴。有了“國家隊”“民間隊”和“國際隊”的聯合參與,對於提升企業公信力也有一定幫助。
此外,我們的財務都經過普華永道的審計,因為他們在P2P審計這塊非常專業。由於之前做過律師,我對於法律風險點也非常敏感,還主動向監管層提出P2P反洗錢的建議。
記者:都説網際網路金融是金融創新,你認為創新點在何處?
郭宇航:做金融都是最聰明的人,想在金融模式上有大的創新,基本上是非常難的。所以,只有以技術為導向的金融創新,才算是有價值的創新。
比如風險控制的效率問題,為什麼小微借款人工審核做不了,因為成本太高,但我們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能夠通過相關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未來,能用技術解決的就不用人工,因為有人的地方都有可能是風險點。
記者:對於嘗試購買P2P的用戶,作為從業者,你有什麼建議?
郭宇航:我個人有三方面建議:首先,平臺的投資標的應該是小額、分散。之前有些P2P平臺出問題,不是因為經營不規範,而是因為單筆放貸金額過大,一旦發生壞賬,可能拖垮整個平臺。
其次,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率。一般而言,P2P平臺的利息要比傳統金融機構高,最近兩年都有十幾個點。但是,有些P2P平臺利用資訊不對稱,推出一些收益高到不合理的産品,甚至高達二十個點以上,這裡面也是有風險的。
第三,有“資金池”的平臺堅決不能碰,這是法律的紅線。所謂資金池,就是平臺先募資,但是沒有明確的借款標的,這就形成了“資金池”。
[責任編輯: 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