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120多萬老人,98%是居家養老,約需居家養老護理員4.3萬人,而目前全市持證上崗的專(兼)職養老護理員只有3000人,養老護理員缺口達4萬人!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主辦的2014年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組織負責人培訓班上獲悉,南京將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方式,其中,“家屬照料型”模式讓人感覺很新鮮,子女、兒媳在家照顧臥床不起的父母公婆,政府也可以給其發月工資。現代快報記者 項鳳華
南京養老服務新舉措
A.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覆蓋人群
“五類老人”
■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
■低保及低保邊緣的老人;
■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70周歲及以上的計生特扶老人;
■百歲老人;
可以申請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
補貼政策
子女兒媳願意在家照顧這五類老人,每月可領取政府發給的300元(照顧半失能老人)或者400元(照顧失能老人)的“補助工資”。
B.將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
鼓勵社會人員根據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開展志願服務,預存養老服務時間。當志願者本人需要幫助時,可以從 “志願時間銀行”中提取一定時間,得到其他志願者的服務。另外,還將建立志願者嘉許制度和回饋制度。
C.醫保有望報銷失能老人護理費用
南京將從明年起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障制度,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先將失能老人入住醫療保險定點機構和居家長期醫療照料的相關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政府“聘用”子女照顧困難老人
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處處長周新華向現代快報記者介紹,他們在調查居家養老時發現,許多特困家庭老人的子女是下崗失業人員,每天起早貪黑地在外面打工,也就掙個一兩千塊錢,除去交通、吃飯等成本,最後實質上沒剩多少。而自己年邁的父母一沒時間二沒人去照顧服侍。
“為此,我們有了個想法,把政府購買服務照顧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錢拿出來,直接‘聘用’老人的子女。這樣一來,兒女不僅可以盡孝心,還可為自己增加一定的收入,實現失能老人家庭養老與解決子女家庭經濟負擔雙受益的效果。”
周新華坦言,這個設想剛提出來時,也有爭議。面對“照顧自己的父母,政府為何還要給錢”的疑問,他認為,儘管一些家政服務人員為老人服務,但仍然比不上老人家屬的照料更細緻週到;送老人去帶護理的養老院,費用高床位緊張。而老年人更渴望與子女共同居住,家庭自助式養老不僅降低了養老成本,還能滿足老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因此民政部門應該把老人的子女們也納入到養老護理員隊伍中來。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很快,南京民政部門將啟動老人的評估工作,“五類老人”(包括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低保及低保邊緣的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歲及以上的計生特扶老人;百歲老人)可以申請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如果其子女兒媳願意在家照顧這五類老人,從被聘用上崗擔當養護任務起,每月可領取政府發給的300元(照顧半失能老人)或者400元(照顧失能老人)的“補助工資”。
南京將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
志願者參與服務的時間,就像到銀行存錢一樣可以存進“志願時間銀行”,當志願者本人需要幫助時,又可以像取錢一樣從 “志願時間銀行”中提取一定時間,得到其他志願者的服務。本月,南京首家社區“志願時間銀行”在秦淮區大光路街道大陽溝社區開通,目前已吸引了60名“儲戶”。社區居民劉桂華表示,大家進行志願服務都沒想過要什麼回報,“但我們可以把自己‘儲蓄’的時間兌換出來,為社區的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換服務。”大陽溝社區書記談坤表示,“時間銀行”的“儲戶”不僅可以在需要時優先得到其他志願者的免費服務,還可以為身體殘疾、年老體弱需要幫扶的人提供“無償貸款”。
據介紹,南京正在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作機制,鼓勵社會人員根據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開展志願服務,預存養老服務時間。另外,還將建立志願者嘉許制度和回饋制度。
明年醫保有望報銷失能老人護理費
據統計,南京8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完全失能的已過半,失能、半失能比例達到了62.4%。周新華舉例説,咱們説個條件簡陋點的醫養融合的養老機構吧,一個房間住6名老人,請3名護理員8小時倒班看護,比如發給護理員3000元月薪,3個人月工資就是9000元,6個老人平攤,就是每人1500元,這還不談機構建設成本、醫生護士以及設備投入等,可想而知,成本很大。所以老人入住這些養老機構,費用肯定會超過1500元。而南京目前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才2000多元。大多數老人肯定要喊住不起。
“在國外,老人的退休工資用於老年生活;需要護理的,費用是從險種裏出的。”周新華透露,民政和人社兩部門正在研究如何通過社會保障的方式分擔老人的護理費用。借鑒國外以及青島等地的經驗,南京將從明年起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障制度,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先將失能老人入住醫療保險定點機構和居家長期醫療照料的相關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