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即將落戶上海
□保險交易所、區域性再保險中心可望落地;率先開展“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在上海自貿區即將滿“周歲”之際,監管層多項措施也有望“加碼”上海,支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自貿區建設。記者獲悉,昨日央行表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落戶上海,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在保監會的支援下,更多的保險創新將在上海先行先試。
修築跨境人民幣資金“高速公路”
經過數年籌備,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終於有望落地開花。昨日,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上海表示,CIPS建設已取得顯著進展,將落戶中國上海。
劉士余是昨日出席“2014年度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CCP12)全體會員特別大會”上透露這一資訊的,打消了此前關於一些媒體關於“CIPS受阻”的猜測。
據知情人士對上證報記者透露,未來該系統或與上海清算所有關,但不完全是上海清算所的業務,CIPS業務將獨立於上海清算所目前業務,但上海清算所的資金結算還需通過CIPS。
所謂CIPS,是我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簡稱。此前有媒體報道,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按照原定時間表,計劃在今年亮相。
此前有業內人士稱,由於搭建CIPS將涉及到將目前現行的清算行、代理行、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三個結算渠道整合在一起,同時要兼具高速和便捷性,難度很大。
但劉士余昨日的一番話,則表達了央行對CIPS系統積極推進的堅定態度。
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昨日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説,人民幣自由兌換,回流到中國市場需要一條路,CIPS就像是一條對境外人民幣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他告訴記者,目前現在這條高速公路已經基本建好,只待最後不斷的完善和演練。
事實上,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各項政策的推出,跨境人民幣業務不斷增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CIPS也是籌劃了數年之久。早在2011年,央行決定組織有關方面在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基礎上,研究開發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它打造為未來人民幣跨境支付的主要通道,提高人民幣跨境清算效率和交易的安全性。
“未來的實質性進展,還要等央行具體披露。”許臻告訴記者,CIPS落戶上海,將對上海意義重大。不僅可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做大金融市場,同時對於支援人民幣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幣支付清算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將大力助推上海自貿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發展。
區域性再保險中心將落地上海
記者昨日還獲悉,更多的保險創新將在上海先行先試。包括:保險交易所、區域性再保險中心有望率先落地上海;上海將成為第一批“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的試點城市之一;結合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拓展保險資金對內對外投資的範圍和力度等。
據了解,上海建設區域性再保險中心這個項目已得到保監會的支援,相關方案和章程正在進一步細化。
此外,上海率先試點“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這兩個項目上,也得到了保監會的支援。
在得到監管層力挺的同時,上海方面也將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保險業發展,以帶動上海金融市場的創新。記者獲悉,近日,上海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分別召集保險集團、保險資管公司、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座談。會上透露出的一個重要資訊顯示,上海將制定全國首個地方版保險新“國十條”,10月底之前將推出具體的實施意見和推進方案。
金興明昨日透露,上海將在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法制服務等方面做更多有效的工作,為保險業優化法制、環境、信用和人才等營商環境,提供配套支援,為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創新經營方式,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尤其是在保險新“國十條”中重點提及的探索發展巨災保險制度工作方面,上海將通過提高政策支援力度與加強産品創新,在先行先試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今年以來,出臺了《上海市農業保險大災分散機制暫行辦法》,並指導相關機構開展了氣象指數農業保險的創新實踐,“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項目9月初正式投入試運作等。
“在巨災保險領域,上海下一步還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金興明透露説,一是借鑒深圳等地經驗,支援上海保監局和相關保險機構研究巨災保險在滬發展模式和路徑。如,可在現由政府買單的社區綜合保險中,增加或提高有關颱風、暴雨等重大自然災害對居民人身和財産的補償保險;二是鼓勵有關部門和單位利用保險機制,提升上海抵禦自然災害的水準和能力;三是以水災風險地圖等項目為起點,繼續鼓勵氣象、水務等專業部門,在巨災風險防範領域,加強與保險業的數據及資訊共用、系統共建,為保險業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提供數據採集、整合的便利,以支援上海保險業參與國家層面的巨災保險制度建設。(記者 王媛 黃蕾)
[責任編輯: 楊永青]